汉代的石雕十分发达,特别是在东汉时期,更是流行一时,如今仍是我们重点学习的珍贵资料。汉代的石雕,按表现方法可分为圆雕和平雕两大类。
圆雕,是指具有三度空间的立体雕刻。汉代圆雕,往往利用石头的自然形状,寥寥数笔,略加刻饰,既表现出物象的性格特征,又具有质朴古拙的装饰效果。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的石人、石鼠、卧虎、卧马、卧牛、奔马、马踏匈奴、猩猩抱熊、怪兽吞羊、石鱼等,是汉代圆雕中的珍品。
平雕,即平面浅雕。它有平面阴刻、平面阳刻等几种。平面阴刻可以孝堂山石刻为代表,它是在平面上阴刻出线条,用线表现物象动态。平面阳刻可以武氏祠石刻为代表,它是保留物象的线或面,而将空余的地方刻去。南阳石刻虽也属平面阳刻,但作陪衬的地子用粗犷的线表现,产生面和线的对比,形成汉代石刻的多种艺术风格。
汉代的石雕,数量很多,题材丰富,是一宗珍贵的雕刻工艺遗产。以平雕为主,表现出一定的情节内容的,称之为“画象石”。画象石实际上是祠堂墓室等建筑的装饰画。它不只表现了汉代石刻装饰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且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具体内容。
汉代画象石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山东苏北地区、河南南阳地区、陕北绥德地区和四川地区,现重点介绍前两个地区的画象石作品。
山东画象石的表现方法很多,主要的有阴线刻,平面剔地刻,以及平面剔地加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