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道重而身轻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重跟轻是相对的,静跟燥也是相对的。它们是互相比较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重:是往下沉的东西,稳重。如:这个人很稳重。

轻:是浮上去的东西,轻浮。如:这个人太轻浮了罢。

但老子的意思并不是说重才是轻的根本,他是说重你才可以运用轻。倒过来,你轻就很难去运用重。

一个很重的东西要把一个很轻的东西吊起来,吊多高都可以。

一个很轻的东西,你去吊那个很重的东西,你反而被它搞到掉了。

重,是我们来形容一个人很有德,很稳重。

而轻,是代表他失德,我们叫做失态,失礼。

中国人内敛,不是保守。

重是轻的根本,你稳重了以后,偶尔放松一下,轻松一下,还不失态。

急躁: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有方向。

君:一股能够约束的力量,就叫君。

静为躁君:安静对于急躁来讲,它是有控制力量的。

辎重,在我们的理解中,一般是指粮草物资。

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难道是说粮草未动,兵马先行的意思吗?

老子所讲的辎重,不是指物质方面的,不是指什么日用品,吃的,而是指德行,就是道的意思。

你出去,就是要行道,要布道。

君子为什么要终日行?看看老子、孔子,都是自讨苦吃,也就是自得其乐。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在外旅游,一定要像燕子一样,不一定要住宫殿,不要求吃好的,一定要超然物欲之外。

老子很感慨,他说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你好不容易有机会尽你的责任,做到一万乘车,一个大国的国主,你居然这么不稳重,用你个人的意见,就觉得有为,很轻率地治天下。

轻天下:就是你很轻率地治理天下,搞得天怒人怨。

轻则失根,重则失君。

王霸之争,都是从道家跟儒家来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