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儿留恋地看了一小会儿张耀庭在暮色中离去的背影,转身走到灶台边,挽起袖子,准备做晚饭。她有点艰难地伸长手臂,拿起灶台上菜刀,开始切菜。
“颖儿,你看我买了啥回来?”王长生从门外拎进来一个草包,有点炫耀地举到妻子面前,仿佛完全没有受到张耀庭到访的影响。
张颖儿敏感地闻到了一股久违的气味,有点不能置信地问:“鱼?是鱼吗?”声音里透出一点点意外的惊喜。她已经很久没有吃到鱼了,久到她都要忘记鱼的滋味了。
“大小姐真聪明。”王长生笑着夸了一句,“不用看就知道是什么呢。”
“长生 --”张颖儿脸色微红,拉长了声音,有些娇柔地叫了一声丈夫的名字,接着有点疑虑地问:“鱼很贵的,你怎么花这个钱啊?"
妻子的声音和表情大大地取悦了王长生,他似乎完全忘记了刚才面对张耀庭的种种不愉悦,笑着解释:”现在天儿热,渔民的死鱼存不住,贱卖了,让我赶上了。这不,我买了就赶紧回家了,省得臭了就可惜了。“
说着,他打开草包,拿出一条死鱼,放在灶台上,顺手接过张颖儿手里的菜刀,继续笑着说:“今儿为夫来做饭,给你做鱼吃。”
张颖儿高兴地挪动身子,让出灶台,眉开眼笑地说:”好啊,好啊,我最喜欢吃鱼了!“说完,屋里忽然陷入了死寂。张颖儿好像中了魔咒,脸上的笑容凝住了,不复红润的嘴唇微张着,眼神呆滞,身子也僵住了。
王长生的声音突然响起,”好啊,好啊,颖儿想吃红烧,还是醋溜鱼啊?“
张颖儿仿佛被丈夫的声音从魔咒中唤醒,慢慢走到炕边,费劲地坐上炕沿,带着恳求的神态轻声问:“长生,我想吃烩鱼羹,行吗?”
“烩鱼羹”三个字狠狠地砸进王长生的耳膜,也同时砸进了小两口的内心深处。一时间,两人都心潮汹涌,一幕幕往事浮现在脑海里。虽然不知道两人想的是不是同一回事儿,但两人都不吭声了,小屋再一次陷入沉静之中。
片刻之后,张颖儿率先醒过劲儿来,语气平淡地说:“不行就算了吧。怎么吃法都行啊。“
”行,当然行。“王长生被妻子的声音惊动,如梦初醒,立刻大声说:”咱们就吃烩鱼羹。“说着,就动手收拾起鱼来。
死鱼、缺少调料和配料,王长生空有一身好厨艺,却根本无法做出当年那样美味的烩鱼羹。
也许是太久没有吃到鱼了,也许是孕中期胃口好,也许是为了维护丈夫的面子,反正张颖儿津津有味地吃完了所有的烩鱼羹,而且把汤汁喝的一滴都不剩。她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这是她这辈子最后一次吃到烩鱼羹。
张颖儿收拾好简单的碗筷,擦干净手上的水珠,走到炕边,慢慢挪动着笨重的身子,坐上了炕沿。她把摊在炕上的东西归拢起来,同时问倚在炕头的丈夫:“长生,哥哥今天拿了好些糕点来,我送一点给崔大婶吧?”
半合着眼帘的王长生闻声睁开眼睛,视线落在妻子手中的油纸包上,薄唇轻启,非常清楚明确地回答:“不要!”
张颖儿有些惊讶地问道:”为什么?人崔大婶帮了我们那么多,有时也给我们拿吃的过来,咱们有这么些点心,干嘛不拿给人家一点呢?“
王长生坐直了,盯着妻子的脸庞,很严肃地说:”这些点心一看就贵得很,你怎么和人家说,咱们是从哪儿得到的?“
”就直接说是,“张颖儿有点不以为然地大声说着,看着丈夫直愣愣的眼神,声音不由自主地低了下来,”就说,就说 --“她说不下去了。
因为王长生夫妇从来没有在街坊邻居面前提过张颖儿的出身,为生活奔忙的东街人们也习惯了不问出处,没有人真正在意过王家媳妇娘家在哪儿。思维简单直接、纯真的张颖儿,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连娘家都不能提及。
“这些点心是你哥哥拿来给你的,“王长生到底不忍心看着妻子难受,放缓了语气说:”你怀着孩子,咱家平时没啥好东西给你滋补,这些点心就留着你自己慢慢吃吧。“想了想,又补充道:“这些金贵东西,给你吃了,也是给咱孩子吃了不是?”
心思单纯的张颖儿欣然接受了丈夫的说法,愉快地把点心包收拾到一旁,笑着说:“好咧,给咱宝宝吃,嘻嘻。”说着摊开手边的衣料,继续笑着说:“长生,你看我哥多不会过日子,买来的这些衣料一点都不实用。还花里胡哨的,根本就穿不出去的。”
王长生脑海里忽然闪过当初在张家,见到张颖儿时的各种场景。那时候的颖儿不说是每天花枝招展,也总是华服美裳,像鲜花一样美丽,时时都是光彩照人。
看看眼前荆钗布裙的孕妇,脸色苍白,大眼无神,双手粗糙,还布满细小的伤痕。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看着妻子在如豆的灯火下,无瑕的笑脸,王长生还不能流露出一星半点难过的情绪。
他勉强笑着笑着说:“大老爷们哪会选衣料?有这份心就很好了。咱不穿就收着,给咱孩子留着呗。”
“长生,你真好。”张颖儿忽然放下手里的东西,轻轻依偎到丈夫怀里,脸上是真实的满足笑靥。
王长生轻轻拥着妻子变得粗笨的身子,眼中闪烁着难言的光芒,心中的情绪被深深掩饰,无人知晓。
不论人世间发生什么大事小情,时光的巨轮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转动。
又是一年金秋时,秋高气爽,稻菽金黄,瓜果飘香。张家大院里的金桂花,仿佛一夜之间全部盛开,远远就能闻到那浓郁的花香。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秋阳里的桂花金灿灿地夺人目光。一阵微风吹过,少许金黄的小花朵随风飘落。
齐婉清站在主院的树荫下,指挥着丫鬟们去采摘盛开的桂花,准备晾干了收起来备用。张家孙少爷已经蹒跚学步,在奶妈的照看下,在宽敞的院子里撒欢玩耍。
主院门口忽然传来一阵喧哗,隐约有人喊着:“大少爷回来了!”
齐婉清诧异地抬头看看晴朗的天空,想不出来在最为繁忙的时候,丈夫为啥会这么早就回家了?她快步走过青石板铺就的主路,迎上匆匆而来的丈夫,眼中满是关切,轻声问:“他爹,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出啥事儿了?”
张耀庭英俊的脸上满是笑容,明亮的眼睛闪闪发光,额头上因为急匆匆走路沁出细微的汗珠,在秋阳照耀下,满面生辉。他一反平时的潇洒淡定,兴奋地高声大喊:“生了!生了!”
齐婉清一愣,瞬间想起前一阵子丈夫突然带回来的小姑子怀孕的消息,立刻反应过来,面带欣喜地问丈夫:“可是颖儿生了?生了个啥?”
“哈哈,生了个啥?”张耀庭乐不可支,心情愉悦,笑逐颜开地高声说:”哈哈,生了个娃!哈哈!“
”噗嗤“”嘻嘻。“”呵呵。“齐婉清身边的丫鬟们爆出一阵轻微的嬉笑声,让张家大少奶奶有点发窘。她不无嗔怪地剜了一眼兴高采烈的丈夫,低声说道:”我知道生了个娃!我是问生了男孩,还是女孩?“
”庭儿 --“张耀庭正要回答妻子的问题,上房传来一声有些惊喜的呼唤。小两口一回头,发现许久不曾出过屋子的张太太站在上房门口的屋檐下,正由丫鬟搀扶着准备走下台阶。
”娘,您慢着点儿。“”娘,你出来了?“齐婉清和张耀庭急忙奔过去,一边一个搀住了张太太的手臂。
张太太任由儿子媳妇搀扶着,慢慢走到庭院中的葡萄架下坐下,脸色急切地盯着儿子容光焕发的脸庞,急不可耐地问道:“刚才听着你在喊,生了,可是你妹妹生了?“
张耀庭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点着头说:”娘,是颖儿生了,生了个女孩儿。你老人家有外孙女儿啦!“
”生了就好,生了就好。“张太太嘴里念叨着,脸上忽然就满是泪水。她忍不住低声絮叨着:”颖儿那么怕疼,来身上都疼的哭,生孩子还不知道怎么折腾呢。“她吸了一口气,接着叨咕:”女人生孩子就是一脚踏进鬼门关,不知道颖儿怎么熬过来的。“
齐婉清想起自己生孩子时那种痛不欲生,想到自己身边围绕着多少人伺候,想到刘妈妈和丈夫回来形容小姑子的生活状况,心有戚戚,不禁也流下两行清泪,抽泣着说:”小姑她真是不容易啊!“
张耀庭心里也是非常心疼自己自幼就百般呵护的妹妹,可是看着母亲和妻子流泪,他觉得不对劲儿了。他依然笑容灿烂地大声说:”娘,妹妹生了孩子,母女平安,是喜事儿啊,你老人家怎么哭上了?“说着,神情不悦地瞪了妻子一眼。
齐婉清立刻醒悟过来,快速擦干眼泪,笑着说:”娘,耀庭说得对,小姑生孩子是喜事儿,咱们应该高兴啊!“说着还轻轻啐了一下自己,说道:”我也是乐糊涂了,眼泪把不住,真该打。“
张太太破涕为笑,擦着眼泪说:”庭儿说得对,颖儿生孩子是好事,好事,咱应该高兴。“
看到母亲收起眼泪,露出笑容,张耀庭心里松了一口气。可是,母亲的下一句话,又把他的心提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