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鹅肉,不会像食狗肉,一向人提起便会有一大半人对你摇头兼摆手。在鸡、鸭、鹅……这些家禽类之中,个人认为鹅肉是最耐咀嚼,肉也最香。就连那鹅蛋,只需用白水一煮熟,剥壳后用刀切成两半,直接就着酱油吃,就已经是香得不得了。
当年看《水浒传》,虽然满篇都是不绝于耳的“小二,打二角酒,切二斤熟牛肉”的叫唤声,却也不是令人十分向往。在我眼中看来,这二斤熟牛肉还不如鲁智深在醉闹五台山前,拿来下酒的那蘸蒜蓉吃掉的半只熟狗。也比不上施恩送别武松,挂在武松枷上,武松边走边慢慢撕食的两只肥鹅。
虽然在《水浒传》各个章节都没有对食物进行过详细的叙述,水梁山好汉也远远没有《红楼梦》中人物对食物要求的精致。可一说到《水浒传》的饮食,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水浒传》里的两只熟鹅。
江门五邑本地的鹅菜,出名的便有两个,一个是广东新会的古井烧鹅,另一个便是台山人引以为傲的五味鹅。
新会古井的烧鹅自不必详细解说,据说是跟宋代的皇帝沾着关系,如果不是因为皇帝落难跑到新会崖门,那宫廷秘制的烧鹅是不会传播在这里的。
至于五味鹅,五味鹅便是台山的特色菜了。感觉认识中的台山女人,再谦虚说自己不会做菜,但一道五味鹅却是随时能拿出手的。就连在江门五邑地区,很多家庭逢年过节的硬菜也会有五味鹅的一席之地。
五味鹅,其实并没有特定的做法,各家有各家特色,不同的人对用料下的比例也会有不同。所以五味鹅的味道是千变万化,令人回味无穷。
鹅必须要选用成长80多天左右、3至3.5公斤重的本地老鹅,还要先去掉肥膏。
先把整只鹅洗净后,沥干水分。
然后起热锅,下油,当油烧热后,就把鹅放下锅去,两面煎鹅,直到整只鹅的鹅皮变得金黄。这个步骤除了为五味鹅增香添色外,还可以把鹅多余的油脂挤出,让鹅吃起来没那么肥腻。
舀去锅中多余的鹅油,只留少量余油在锅底润锅,下配料。
五味鹅的配料就是五味:一碗油,一碗酒,一碗醋,一碗生抽,一碗糖。酒用米酒,糖的话,蔗糖是最好的,带甘蔗的香味。
当然,份量的配比上也没有死规定一定是一碗的量,只是大概而已。加入适量清水,陈皮一块大火煮滚转小火,半小时后把鹅翻转继续煮。
鹅熟后,收干汁水,捞起鹅,斩件摆碟。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烹煮后,那五味鹅的鹅肉便已经十分入味。一口咬下去,鹅肉耐咀嚼,且又不会太老。味道咸香之余中,又会随着咀嚼会有一丝甜味慢慢渗出。那五种味道和谐地在唇齿间交融,吃罢口腔还会久久留香。
这样的台山五味鹅,这样的好滋味,叫人如何能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