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下这篇文章时,我刚刚朝孩子发完火,然后也能相对快速的从情绪的时空中抽离出来写下这篇文章,非常切合主题:如其所是。
事情的大致经过为,儿子在放学回家时,没有控制住大便,拉了裤子。他自己用卫生纸把自己擦了一遍,把沾满了屎的裤子都脱在洗手间里面,整个洗手间都充满了臭烘烘的屎味。我做完饭,然后去收拾卫生间。在我收拾卫生间的过程中,闺女偷偷的把灯和换气扇开关给关了。我知道这是他们在跟我做恶作剧。然后我重新把卫生间外面的等和换气扇的开关打开,继续收拾卫生间。过了一会儿,卫生间的灯和换气扇又被关闭了。这时候,一方面我‘享受’着卫生间的臭味,另一方面孩子们不断给我做恶作剧,把灯和换气扇给我关闭。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我就直接发火了:“洗手间搞得乱七八糟,臭气熏天,你们又不收拾!我去收拾,你们又把等给我关了,把我臭的喘不过气来,你们到底想干什么?!”我朝他们发火的时候,俩娃都躲在榻榻米角落里偷笑。发完火,我知道,他们不会再给我关灯了,于是我继续收拾卫生间。
我觉察了一下,如果最难受是10分,最不难受是0分,那么刚才发火的时候情绪值有7分。发完火之后又3-4分,现在又过去了半小时了,情绪值在1-2分,几乎没有影响了。
结合这个现实故事,我在分享这个《情绪炼金术》时,讲到一般而言有三种层次的情绪反应:
第一层,也是最内耗的一种情绪反应模式,泛化:对反应再反应,形成连锁反应,不能及时从情境中抽离出来,一肚子气憋很长时间。还是刚才那个例子,如果朝孩子发完火,依然不解气,在收拾卫生间时依然带着情绪,甚至在写完文章是依然带着情绪,这就是泛化。这是常见的一种非常内耗的反应模式,也是非常内耗的方式,前面的事情不解气,后面的事情没做好,越乱越糟糕,越糟糕就越乱。俗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无法跳出庐山看庐山,无法跳出自我看自我。
第二层,如其所是,就是该反应反应,不该反应不反应。俗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可以跳出庐山看庐山,可以跳出自我看自我。我在收拾洗手间,一股臭味,需要借助排气扇换气,这样可以缓解臭味的刺激。这时候,孩子把开关关闭了,黑乎乎的怎么打扫,而且臭味无法排出,难以忍受。而且,给我关闭一次,我已经忍耐了,还想怎么样?!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我终于发火了,情绪得以释放。孩子们也得到警示,不再给我捣乱,达到了收拾卫生间的效果。目的达到了,收拾完卫生间,我也从当时的情境中抽离出来,写下这篇文章。即所谓如其所是,该收拾收拾,该发火发火,该写作写作,该平静平静。
第三层,如如不动,用心用意不用力,随心所以不逾矩。修炼到这个境界,我想不会起那么大的情绪反应,而是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们谈一谈,聊一聊,孩子们关闭开关的动机是什么?是不是感觉爸爸很少收拾家呀?对爸爸是不是有很多的不满意?又或者,是感觉爸爸心理成长了,能经得起开玩笑了呢?总之,不会用这么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是把所有的发生都当成一种资源去讨论,而不是着急解决问题。
所以,结合上周日第二次讲完炼金术之黑化技术之后,接着在本周一晚上又在读书群分享了一次炼金术之黑化技术。我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从一开始讲炼金术就像茶壶煮饺子,感觉心里面有货,但倒不出来,或者讲得不是很清晰。每次讲的时候,浑身是汗,非常局促和紧张。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这大半年的训练,实践,我现在能够把整个框架顺下来,条例还算清晰,而且也不那么紧张了。
在讲炼金术之前,先铺垫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结构框架:
第一层是意识的中心:自我。根据73855定律,意识自我占据总信息能量7%的比例,语音语调占据总信息能量35%,身体语言占据总信息能量的55%的比例,这说明一个人的意识占总信息能量的比例是很低的。用荣格理论来表达就是局部,所以为什么会冲突,因为活在局部里,活在局部里面当然就看不到整体,即活在庐山里面,无法跳出庐山看庐山。意识的中心就是自我。当我们在生活中,说一个人很自我的时候,就是说他活在局部里,活在自我是世界里,很难去理解他人,很难共情他人。一般这样的人,往往是不成熟的,往往比较自私,比较容易索取。这样的人,也往往容易情绪内耗,不容易得到他人的理解嘛。拿刚才的例子来说,就是我如果不能理解孩子跟我做恶作剧仅仅是捣乱的行为,是性质恶劣的事件,是不可饶恕的行为,然后自己非常愤怒,把孩子打了还不解气,然后又内耗,那么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到孩子恶作剧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意识有个最大的毛病是:总希望外部现实世界按照自己想象的样子去发展,一旦不符合自己的想象,就会难受。
第二层是生命的中心:自性。荣格称自性为SELF,翻译到台湾成为‘个体化’,我个人认为这个个体化的反应比自性更容易理解,但没有‘自性’这个词优美有内涵意境深远。个体化,就是从原生家庭独立出来了,成为独立个体,就是跳出庐山看庐山,跳出自我看自我,从局部走向整体。还是拿刚才的事情举例来说,当孩子把洗手间的灯和换气扇关掉的时候,我没有立马去跟着头脑走,而是回到生命的中心,回到我的感受:你们把厕所搞的臭气熏天,你把换气扇关了我被臭的难受,我在表达这个难受的部分,而不是责怪他们关闭换气扇的行为是不对的。感受没有对或者不对,只有难受还是好受。那么从意识的中心回到生命中心,就是不再盲目的进行评判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为对与错是很局部的事情,而是回到感受层面,那些是让我好受的,那些是让我难受的。为什么好受,为什么难受。那么好受和难受是什么造成的?是由我们的认知造成的,是我们价值系统决定的。所谓自性,所谓个体化,所谓生命的中心,即是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就像我们的心跳,我们控制不了,肾上腺素的分泌,我们也控制不了。控制不了的交给命运,做自己可以做的部分,这就是自性。
第三层是存在的中心:道,或者叫神性。所谓的存在是比生命更大的一个概念,是意识与潜意识所能探索到的所有的部分,所以道无处不在。有大道有小道,有正道有邪道。我们常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类和这个群,是靠什么聚的,靠什么分的?就是靠道,靠价值观。越接近自然的价值观越稳定,越持久,越有生命力,就是越接近于道。还是拿刚才的例子来说,孩子们为什么跟爸爸做恶作剧?首先肯定是安全呀。在安全的场域里,他们才能释放自己的天性。试想一下,如果稍微行为有偏差,爸爸就一个耳光打过去,他们还敢跟爸爸做恶作剧吗?如果那样,恶作剧是没有了,可是孩子好奇、试探、好玩的天性也被泯灭了呀。这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在分享了三次炼金术之后,这种自然而然、无为而治的力量不断地从我的内在散发出来,这就是道的力量吧。慢慢的我开始能体验道的力量,大家都在炼金术共修中同构共振,共同沿袭古人的智慧,沿袭古人的场域,每个人都往上面添柴加活,每个人都有付出有收获,这就是道的力量,生生不息。
结合荣格的三个理论框架,再讲炼金术的三个过程,就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