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教白先勇《台北人》里的两篇文章。白先勇的这本小说集,14篇故事都在表达今非昔比的喟叹。有的学生很能共情,可以理解其中悲剧性;有的学生却把表面的掩饰理解为一种幸运,认为主人公能够放下过去,变成开朗的、活在当下的自己。
出现这种肤浅的解读,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这个时代的学生,竟如此被表面的描述所蒙蔽,而全然无法感知作者预设的深意。他们同样也将快乐与悲伤理解的过于肤浅,以至于认为只要表面快乐和开朗,就认为这一个人已经全然走出了过去。
读文章的时候,我已经感知到了文本的深意;看了欧阳子的解读,对今昔之比,灵肉之争和生死之谜都有了更深的理解。然毕竟不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今非昔比的喟叹,总归只是轻飘飘的感慨而已。然而,当我真实地面对着与四年前相比截然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当我真实地面对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责难,当我真实地面对着志同道合的好友一个个辞职、离散……这个夜晚,我好像真的明白了什么叫做今非昔比,为什么今非昔比能令人痛彻心扉。
因为我曾看过它最初的样子。因为我真正了解它最美好的姿态。所以现在的一切改变和不堪,都令我无比热切地怀念过往。然而,往事是不能倒退、只能追溯的,拥有美好的当下,我以为明天还很多,只不过把那些闪亮的日子当做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去度过;而今我远了、远了,才真正知道那些独一无二的日子不可挽回,更无法复制。它将在我的记忆中永远镀金,也将时时提醒我,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过是一种替代和将就。
多残忍。
这也就是今非昔比的残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