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这篇诗评好像是05年在某一个论坛上发表过,只是过了十几年,论坛也找不到了,还好有少量底稿留存。 今天贴出来,供朋友们赏玩。
不再寂寞如我(作者:闲云不语)
如何在寂寞中腐烂成泥
正如想象中
珠穆郎玛终究有一天
要回归海底
那不会是个很遥远的日子
或许比我们的生命还要短暂
有人把人性规划得笔直
走过的路却是扭扭曲曲
也有人把目光放得很低
却在一块狗头金上拣到了便宜
但这些都不是我需要的
我只想在腐烂之前做好一些事
比如说给贫瘠的土壤播一粒种子
在干枯的河床留一颗泪滴
我做这些只是为了
下个春天来临的时候 不再寂寞如我
诗评如下:
主题有一个,就是:宁可在寂寞中做些事,为了下个春天的来临。显示作者宁愿守着寂寞做自己的事。(我曾对朋友们说:能忍受寂寞、享受寂寞的人,应该是有思想的人和幸福的人。)
通篇意象比较零散,但语言用意较深刻,想象丰富,值得学习。
比如:开篇把“在寂寞中腐烂成泥”与“想象中/珠穆郎玛终究有一天/要回归海底”联系在一起,大胆新颖又切合一些理论实际,使人读来有醒目的感觉,但又有迷蒙的感受;
二节用“那”字连续,跳跃性很强,从遥远的日子到生命的短暂,是作者的思想流露在笔端,牵引着读者忽远忽近的去接受那种“寂寞”,(可能作者也没在意,只是信马游疆,但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呢?)
三节只是间接的在为主题服务,为作者宁愿守着寂寞做反面的铺叙,增强了诗理和诗性,却减少了诗韵;
四节表露出作者的思想,也是全诗的精彩处,一句都不能少,是顺势而来的一种“俯首干为孺子牛”的表现。
五节,是上节的延续,只是味道淡了点,尤其最后的“不再寂寞如我”有些勉强,拖累的上节的诗情;我的建议是:只用一句话做尾---为了下个春天的来临。
欣赏一首诗真是赏心悦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