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映的电影《抓娃娃》,描述了白手起家的富豪马成钢,为了“穷养”孩子,打造了一个完全虚拟的“贫困家庭”环境,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个人认为此片属于难能可贵的佳片,优秀程度完全不亚于《20条》《飞驰人生2》等
下文从三个方面,点评一下这部电影 - 主题、情节以及呈现
一、 主题
好电影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主题
如果主题是陈词滥调,亦或三观不正,甚至于是歌功颂德,是很难成为经典的
这部电影的主题,具有三个特点
1. 普适性
孩子的教育,是关注人群极广,关注度极高的主题
尤其是现在的环境中, 社会是内卷的,老人是溺爱的,孩子要想正常存活,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孩子究竟如何教育?那些所谓的育儿专家,他们说的方法真的正确吗?这是大家非常关切的问题。只有讲观众关切的问题,才会产生共鸣
对牛弹琴,从来不是牛的错
所以当我看到马成钢夫妻两人,将孩子马继业从外婆手里接出来。 孩子一身肥肉,一腔戾气,一脸弱智的样子,实在是太有共鸣了。 这和我们家里的情况如出一辙。 无论父母花多少精力,培养习惯,调整状态 - 只要去老人家里待上几天,立刻成为“童年马继业”,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然而中国社会的生存现状,在双职工情况下,看护孩子很难避免要依靠老人
这是中国很多父母切肤之痛,所以这个主题极有关注度
痛,才会关注,才会改变
2. 实操性
在实际育儿过程中,很多人都有问题和困惑,也有一些所谓专家提供的方法 – 但不清楚是否有效
比如像马成钢这样的家庭,是否应该让孩子知道真实家境?
是让孩子躺在金山银山上面挥霍,养成不劳而获的性格,
还是向孩子隐瞒实际家庭状况,穷养男孩,从而培养他坚韧不拔的品质?
比如马成钢坚持让孩子跑步去上学,而把豪车隐藏起来
比如说让孩子自己去捡垃圾,捡矿泉水瓶来维持家庭生计
比如在他受到别人欺负的时候,保镖并不会出手帮他,而是让他自己学会去应对逆境
比如当体校的老师看中了他(这对于马成刚来说,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一件事情),他又是如何对待孩子当时的愿望和梦想
影片中的马成钢,有很多的策略和方法
在我眼里看来,马成钢夫妇的做法也许并不完美,但细节上颇值得借鉴,因为具有实操性。 虽然影片的结局,孩子并未按照马成钢的剧本来演绎人生, 这个“贫困家庭”设定最终算是失败了,但是这些做法仍然很有价值。
最终结果的失败, 并不代表过程也一无是处。
反之亦然。
3. 深刻性
任何深刻的主题,一定不是告诉别人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会引发观众的思考。(遗憾的是中国学校教育,一贯都是只讲标准答案,不求独立思考,甚至于打击和禁止你有自己的思考。几十年来原地踏步,至今仍是如此。)
在电影的开始阶段,你感受到的是共鸣。 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孩子外婆的做法,肯定会把孩子的未来彻底葬送。 虽然这几乎是所有老人的选择, 但这个选择是错误的,观众不需要太高的认知,人人都能看得到这一点。
与此相反,马成钢夫妇苦心孤诣,把自己这样一个富豪家庭,装扮成了贫困家庭。 藉此培养孩子的各种品质,责任担当等等。这无疑是相当英明的。
但是随着电影的进展,我们会渐渐的发现,这明明相当正确的育儿方式,也似乎有它自身的问题。
我们不断的在教育孩子,要跟诚实的人来往,没有信誉的人是不值得结交的。但是我们本身做的这件事情,就是在全方位的欺骗孩子。那么这样做真的对吗?
如果给孩子真相(如他外婆所作所为),给孩子的是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是害了他一辈子。相对于, 给孩子全方位的谎言, 却有助于他的成长。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给他谎言?
相信任何一个有过带孩子经验的人都知道,你是不可能跟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面都说实话的。因为不同的人,理解方式和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更何况孩子。
有的时候, 说出真相,不代表你的道德水平高,只因为你的责任心太差。因为说出真相,最简单,最无需过脑子,往往心理压力也最小 – 说谎的心理压力常常是很大的。
有的时候,我们必须通过一些善意的谎言,来帮助孩子克服认知不协调,帮助他们成长, 帮助他们建立好习惯
但是,如果他的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谎言呢?这也是可以的吗?
那么哪些事情上面,我们可以欺骗孩子?哪些事情上面,我们必须实话实说?
界限在哪里?比例是多少?
这是非常深刻的问题,我相信任何人都不可能给出一个简单答案
而这,就是这个主题最有价值的地方
所以我说这部电影的立意,甚至要高于《第20条》《飞驰人生》。因为后两部电影的主题,是非对错相当清楚。
法律明确规定正当防卫的情况,但是从未被正确审判和执行,执法者一直在违法,在维护邪恶而打击正义 – 这必须改变,并没有多少争议
一个人追求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原则, 这本就是一种人生选择,而且是令人尊敬的一种 – 这也没有什么太多可争议的
但是像《抓娃娃》。 你就很难简单的说,对待一个孩子,是应该告诉他真相好,还是告诉他善意的谎言好。 两者之间的比例是多少。
没有人能够给出这个答案。 (如果有人能直接给出答案,只怕多半是在忽悠你)
(与《抓娃娃》类似的,《虚无的十字架》的主题也很深刻,如何对待犯人才算是公平?何种情况下,是否应该给犯人忏悔改过的机会?给什么样的犯人,什么样的机会改过?
这些主题都没有一个简单的结论, 所以可以引发我们深度思考)
给出标准答案,那是弱智教育
启发个人思考,方为人间正道
对于一部好的影片,主题太重要
让观众觉得左右为难的主题, 才是最有价值的主题
二、 结构
这部电影的冲突梯度安排非常好,逐渐升级,直至顶峰
下表大致描述了剧中的核心冲突梯度,具体描述可能未必精确, 但是冲突脉络很清楚。
从实操细节冲突,到宏观决策冲突
从物质层面冲突,到精神层面冲突
从家庭外部冲突,到核心成员冲突
冲突,是故事的引擎
不断升级的冲突,是具有推背感的故事引擎
三、手法
专业的演员,高超的演技 - 这些常规的就不谈了
想特别谈这样几点
1. 喜剧性和深刻度的结合 - 做到这点实属难能可贵。
真正的幽默,不同于低俗搞笑,更非嘲弄他人。 而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是水到渠成,又柳暗花明 - 其实是很难做到的
真正的价值,不同于随波逐流,更非歌功颂德。 而是深度挖掘,启迪思考(同时又不会被禁止上映) - 这就更难了
同时做到这两者,那就是巅峰了
而这部片子,至少让我做到了 - 含泪而笑
比如说“奶奶的葬礼”,比如“同伴的羞辱”, 比如“梦想的夭折”
好的故事, 是和观众一起经历的“情感过山车”
笑中带泪的设计,是功力精深的呈现
2. 情节的过渡自然,圆润
抓眼球的情节, 永远是不走寻常路, 永远是出奇制胜。
但是“出奇”,经常与“合理” 相矛盾。 处理好这一点也是很难的(所以即便是很多名著,在有些细节逻辑上也不甚完美)
但是这部片子,做得很好 – 任何出人意料的情节,现象, 其背后原因都用最简单的方法(一两句话,或者一个简单的镜头)交代清楚了,甚至有的还顺便幽默一把
这就是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比如富豪装穷人,过苦日子 – 这是意料之外
但是因为他已经有育儿惨败的痛苦经验,所以他这次会痛下决心,不惜血本 – 这就是情理之中
比如引导孩子去体育比赛现场捡瓶子, 管理人员竟然没有赶他们走 - 这是意料之外
但是马成钢有能力包场 – 这就是情理之中
比如马成钢竟然会真的同意孩子去体校 – 这是意料之外
但是其实只是安慰孩子情绪,“不幸染病”才是解决方案 – 这就是情理之中
这些都只是细节,在影片中只是转瞬之间,但却有点睛之效
细节精致,剧情顺滑
细节粗糙,观众难服
尾声
很有意思的是,刚看完此片,就得知一个朋友对之评价甚低,还有网友称之为模仿《楚门的世界》
– 得知这个说法,尝试往这个角度去想,还真觉得精彩程度缩水不少。看来欣赏任何经典,都有合适它的最佳角度。
想通这个问题,就不妨放下对反馈表的执念了。 再经典的作品,也不可能从每个视角去看都绝对完美。
为追求完美,而进行的打磨过程,比完美本身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