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前面几篇文章,你应该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你也大致能给自己规划一个年度计划了。但这样做,就能保证你在新的一年可以达成目标、走上人生巅峰吗?
我觉得,一年后的你,很可能是这样的:再次信心满满地写下自己的新年计划,然而你已经忘了、那些目标都是一年前的你写过的。比如坚持运动、坚持读完50本书、或者抽空做那些“等我有时间了一定要去做”的事情。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成功?
我能想到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习惯。
我们总是活在习惯中。走熟悉的路、去熟悉的餐馆、逛熟悉的超市、用自己熟悉的语气说话。即使有人指出我们“说话得罪人”,我们也能用一句“我性格比较直”,然后依旧我行我素。
有朋友问我:如何执行自己的年度计划?
我给出的回答总是:先制定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再说。
就像一个平时不怎么读书的人,吃完晚饭后习惯性地打开电脑刷剧,或者打开微信刷屏。忽然有一天,可能是手机不好玩或者酒不好喝,脑门一热,就给自己定了一个“每天看书,一年看100本书”的计划。
这个计划很好,但也意味着,他在接下来的365天,几乎天天都要读书。如果他从此改变习惯、每天晚饭后坚持阅读两小时,这个目标就很有可能达成;然而,手机实在是太诱人了。他或许能够在接下来的3天、或者一星期内,保持每天饭后看书的习惯,但接下来的360天怎么办?
很多时候,我们囤课、囤书、囤笔记,就是习惯造成的。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完美的计划,但却懒得去执行,你叫我说什么好呢?
所以,有人问我“如何制定年度计划”,我总是会先让对方去完成一个小目标。
这一步,其实就是评估你的能力。
你说你计划一年读完100本书,那么,平均每3天半就得读完一本书,平均每周读完两本书。OK,咱别说一年,就这个星期,你读两本书我看看?如果你很容易就做到了,那就再试一个星期吧!
如果两三个星期下来,你的状态是稳定的,那可以肯定,你接下来一年读完100本书基本上没问题。
如果你连第一个星期都坚持不下来,还是算了吧!把目标调低一点。
当然,我说“一年读完100本书”这个目标,只是在打比方。有些书是需要细读的。但你明白我的意思就行。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
习惯模式:时间的黑洞
既然我前面提到,我们是生活在自己的习惯中,那么,具体是哪些习惯阻碍了我们进步呢?
我归纳了几种习惯模式,看看你有没有中枪:
1.觉得运动很重要,甚至还办过健身卡,但没有坚持锻炼超过一个月;
2.当任务堆积如山的时候,先挑简单的来做;
3.不想做的事情,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拖到最后大事化小;
4.我不该喝碳酸饮料、吃垃圾食品,但我管不住自己;
5.每天都抱怨公司、抱怨老板、抱怨工资、抱怨另一半,但自己不做任何改变;
6.别人推荐的新书都要买回来,看不看是另外一回事;
7.只有不断报课程、不断买书、不断参加培训,才能缓解心中焦虑;
8.明知道没什么卵用,却还是坚持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因为大家都在报名;
9.我是一个失败者,我做什么都做不好;
10.我单身是因为各种原因,但都不是我自己的原因……
我不是在批评这些习惯,其实我自己都中了好几枪,包括最后一条。
这些习惯,都不是好习惯,它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偷走我们的时间、成为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元凶”。
再比如,我们有的人每天都会抱怨,抱怨老板太不人性化、抱怨另一半不够体贴(或者做饭不好吃)、抱怨孩子不听话……但我们有没有做一些积极的事情、去谋求改善呢?
很少有人会这么做,因为“抱怨”本身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习惯,假如我们真的过上了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什么可抱怨了,反而还不适应。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很迷茫,原因是“计划不够完美”、“目标不够清晰”;但即使你给他一个十全十美的计划,他们还是会迷茫。
为什么?
原因可能就在自己的“习惯模式”里面——他们内心深处可能认为“吃完饭就应该刷刷手机、追追剧”,认为这才是生活;而每天苦逼的看书,能收获什么呢?
这个想法,其实是根植在内心深处的,并不会说出来,甚至有可能我们自己都没有觉察到。
就像《非暴力沟通》里面提到的:孩子做错了事,你就冲他发脾气;你之所以生气,未必完全是孩子做错了事,而是你感受到一种“冒犯”——明明我跟你说过了,你还是不肯听我的话,说明你不尊重我,所以我很生气!
要改变这个习惯模式,首先就要觉察到它的存在。
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有什么样的习惯模式?这些,需要我们一步步去澄清,去了解,以及去接纳自己。
尤其是我刚刚列出的第九条“我是一个失败者”,这个习惯模式很危险,它会让我们把所有的错误(包括外部的)都包揽到自己身上,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后也不再去深究原因,结果一错再错,不断强化“我是一个失败者”这个习惯,最后……
你们听过墨菲定律嘛?你越担心自己会失败、那就越可能会失败。
最后,你会向全世界证明,你是一个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