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读书笔记
(六)王阳明心学5
106节,如何克服恐惧也是认识勇气的底层力量,孔子曾经提出仁义勇,足以说明勇的重要性,王阳明当时作为七品官,竟敢与权倾朝野的刘谨对抗,这样的勇气很难得,也源于他致良知,说到勇气,我们不得不说恐惧,恐惧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恐惧是幻象,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面对,当你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不会害怕了,其实面对新事物,人们只有两种情绪,兴奋和恐惧,王阳明认为,克服恐惧的方法是致良知,就是心中有光明,由于心中有盏明灯,就不怕走黑路了,一切都是内心世界在作怪,当我们遇到一些选择,遇到一些事情时候,不做自己的利益判断,只做大众的价值判断,你就不会恐惧。自私的人,把自己想的太多的人才会恐惧。给我的感受是,修行自己,修炼内心,心中坦荡,心中光明,便不惧怕,便无恐惧。
107节,王阳明成功教育的四要素也是一个人要活出最好的自己的四要素:气质,身份、志向,环境
气质就是先天气质,王阳明六岁之后才开始说话,她在六岁之前都是心灵的运作,其实心学即心灵的觉察力和洞察力,了解孩子的先天气质非常重要要。
身份是有心理暗示作用的,王阳明小时候对自我的认知就非常高,11岁之前都是祖父带他,祖父非常认可他,所以王阳明从小就给自己一个身份——读书成圣人,这样的身份是有心理暗示作用的,会在冥冥之中指引着王阳明向圣人靠近。
说到志向,我想到三个问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三个问句,不仅是生死的问句,也是人生志向的问句,当一个人搞清楚这三个问题,人生也就清明了。
环境,境教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境教是教育的前端,王阳明11岁前是祖父亲子教导的,而祖父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家,11岁之后,父亲高中状元就把他接到父亲身边,也是请了专门的人去教育。
给我的感受是一个优秀人才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智慧的父母,任何事情都不是偶然,是必然。
108斤,怎样让家族成为书香门第?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三代出贵人,六代出圣人,圣人这里指的就是王阳明,荣格也提出集体无意识,曾国藩,乔治庸,梁启超都是家中的第三代,王阳明是第六代,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状元,王阳明的祖父王天叙是教育家,曾祖父王圣杰也是文武双全,六世祖王纲同样文武双全,只要家中有人传承精神文化,叠加三代以上,家中必出贵人,也就是从我们这代开始立家训家规,传承精神文化,那么在我们的晚年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孙子成人成才成事。过去人们只关注生理上的DNA传承,很少关注精神上DNA,精神上的DNA是无形的,但是很重要。一个家庭是需要有道场文化的,其实学校,祠堂,佛堂,教堂都是道场文化。给我的感受是,从今天开始,从此刻开始,立出家训家规,开始传承家中的精神文化,因上下功夫,果上才会呈现。
109节,教育的三维度拉开了孩子间的差距,人生拼的是思维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心灵的丰盛度,这三个维度就是软实力,三个维度中起决定性的就是心灵的丰盛度,而决定心灵丰盛度的是良知。思想层次会发展为精神层次,心灵层次会体现为人的良知层次,给我的感受是,拉升孩子思维的高度,挖掘孩子思想的深度,拓宽孩子心里的丰盛度,远远比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传授孩子学习技能重要几百倍。
110节,成功的模式可以复制吗?王阳明与父亲王华一直是有冲突的,因为他们价值观的追求不同,王阳明在七八岁就两耳不稳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14岁就做到拾金不昧,15岁开始探索世界,要当圣人,而父亲王华是把传统的儒家思想当做信仰,所以他们的冲突不断。父母把自己的成长模式往往会变成教育孩子的信条,孩子也会用父母的这种教育信条来教育他未来的孩子,一个家庭制定明确的家训家规,是家庭教育减少风险的一种方式。我的感受是父母一定要学习成长,修行自己,谨言慎行,否则延误的不是一代人,而是三代六代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