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悦
人生就是一本书,此书有关岁月与灵魂,书中的很多内容,都要相应的年龄才能读懂。比如王阳明的哲学精神,比如孔孟之道……
王阳明,字伯运,是明朝著名哲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波折与荣耀,却从未停止追求真理、追求自我。他提出了“心学”,强调了心灵对行为的指导作用,认为人类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要求人们按照“知行合一”的道路,在自我认知与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把心灵的能量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王阳明认为,所有人的心链都有一个“有无之境”,这个“有无之境”是人的信仰和精神世界的分界线。它是指人们因为心理上的障碍,而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和力量,导致自我限制的状态。只有克服这个“有无之境”,才能走出人生的低谷,掌握自己的命运。
对于中年人而言,修身论道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拼搏和努力,人们逐渐认清了生命的价值,心智也开始走向成熟,对未来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中年人在探索自我意义和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常常面临晦暗的“有无之境”。这时,王阳明的心学便能为我们指引出一条明晰清澈的道路。
我时常在自己过往的文章里写到:女人到了中年,诸事身不由己,醒来的时候,身边都是需要自己的人。老人,孩子、伴侣、工作、事业……无一都不占据着自己的时间,而很少有属于自己灵魂安放的时间。
我自己也是如此。其实确切来说,在35岁之前,我从未想过要去修心。35岁之后,我想我余生的时间,都要做与修心有关的事业。无论是出版事业,还是教育事业……
在近日的修心中,我明白了,人生所有的一切,都是心的显化。王阳明有言:心者人之主宰……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
我们时常要觉知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内心,心无外物,心好了,世界就好了,心对了世界就对了。
除此之外,我们要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王阳明认为,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人的两个最重要的认知维度。我们应该用真善美的价值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用理性和逻辑思考来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存在。
同时,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面对自我障碍。在修身问道的道路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迷惑并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挫败感。这时,我们不要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而是要积极迎接自己的挑战。
当然,最终我们要注重自我实践。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书本知识和理论来解决问题,只有通过积极的实践和思考,才会更好地洞悉自己的内心和外在环境,进而摆脱“有无之境”,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
修身论道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年人应该在探索自我意义和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努力克服“有无之境”,通过心灵照亮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在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才能开创自己的美好人生。
如今的我,正踏在修心的路上,这条路即便很遥远,也会困难重重,但方向是对的,即便风雨兼程,我也要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