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和人说,要论我的第一兴趣,那必是做菜无疑。也许第一次说这句话是头脑发热,但后面越来越觉得确实。做菜不但包含了我对所有事物的共同兴趣---解决问题和创造新事物,而且动手的过程成就感每一步都很真切。想象着自己的作品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感,不由得就会沉迷其间。对的,在这里我称呼做的菜肴为作品,因为在我眼里,做菜其实就是一个创造新事物的过程。我很真诚地把它当成一门艺术,并从中感悟到了许多的东西。其中较为有趣的事,在新手阶段的一些要领,有着强烈的理科生风格,但到了一定高度之后,又进入到文科生的领域了(严格来说是哲学)。本文主要分享新手做菜时的一些经验。
其一,行事之前要有万全的准备。对应到做菜上即是说,下厨之前要准备周当,对一道菜的做法要了如指掌。很多人说做不好菜,要么是漏了某个步骤,要么是某些佐料放多了,要么是不熟或者糊了。这些新手常常归咎于自己还不熟悉。但根本的原因是新手在开始做菜前并没有完全掌握做菜的流程。临了到某一个步骤时才手忙脚乱,忙中往往出错。当然,经历过多次错误之后,也能纠正过来。
但这些错误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应该把犯错的地方用在正确的地方,节约我们的各方面成本。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做一道菜前,明确需要哪些材料,哪些佐料。把这些材料全部准备好。然后开始计划流程,流程分为两步:第一是处理材料;第二是开始做菜。在处理材料阶段,每一种材料应该怎么处理都要规划好,萝卜应该切丁还是切丝,肉是碎成末还是切片,处理好的材料依次放在指定的盘子里。新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佐料的处理,正如前面所说的,新人往往是直接忽略了佐料,做菜时才慌慌忙忙加的。周密的准备是,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料,放多少,都要提前准备好。比如说我要在第三分钟或者左右的时候放两勺盐,那么这两勺盐在这个准备阶段最好就要事前放好,至少勺子要有吧。那么到了需要放佐料的时间,第一你不会忘记了;第二你也不用手忙脚乱了。
开始做菜这个阶段,对于新手而言,判断时机显得非常重要。什么时机呢?说通俗点就是菜熟了没有的时机。或者菜达到了某个阶段的时机。新手有三个方法用来判断。第一是时间,比如煮萝卜,事先确定好要煮多少分钟,那么到了时间之后就可以该放盐放盐,该放料放料。时间确定好可以有效防止不熟或者焦了。但这需要对一道菜需要的时间相当了解的人,一般新手如果不是看菜谱或者请教老司机,是没法自己得出合适的时间的。再者对于一道比较好的菜而言,严格按照时间只能确保熟,但是不一定会好吃,毕竟火候的不同对时间也是有影响的。所以需要用其他方法辅助判断,下面两种方法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第二种方法是看色泽,一般一道菜的色泽体现了它的状态,熟和不熟其实是看的出来的。当然这个对于纯新人也不好判断,但是做过几次菜的话基本心里就有底了。对于纯新人而言,第三种方法就比较靠谱了,那就是尝一尝,这里要尝的话,要提前尝,看着色泽差不多就就可以试试,一是看熟的程度,二是看看味道。切记不要等到煮过头了再去尝。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嘛。古人有云三思而后行,许多失败往往就是由于行动太急躁,没有一点计划造成的。这里就有人反对了,你不是说行动最重要吗?不是说不管三七二十先行动吗?这其实没有任何矛盾。做计划本身就是一种行动之一,所谓的无行动其实是指把想法一直放在心里,没有下一步。而只要你开始去思考计划,那本身就是已经在行动了。
我建议不熟悉的同学可以在做菜之初用自己的语言把做菜的整个过程写一遍,这样一些模糊的细节才能在我们心里清晰起来,做到了如指掌。
这其二,做事切记留有调整的空间。别把一件事做死,不然很可能就是作死。做菜做饭就是如此。比如你是第一次煮饭,拿捏不好要放多少水,那么请稍微放多一点,因为少放会糊,多放湿一点大不了多煮一会。放盐也是如此,有些人做菜直接大把撒盐,结果根本不能吃,拿捏不精准时少放一些。后边尝菜的时候再慢慢加。
这一点对于新人老人都尤为重要。留出调整的空间,做的不好还有补救的空间,一下子把事情做死,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我认为吗,这件事在现实里的用处是,凡事都留有可以调整的空间,可以实施B计划。因为现实中的事情,其实和正在煮的菜差不多,变化不是可以完全掌握的,只要可以调整,就可以无限接近我们想要的效果。
其三,勇于尝试,不要停。这也是做菜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尽管菜谱就在那里,但是每个人做出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个人做同一道菜,每次的结果也必然是完全不同的。而我们的乐趣就在于,期待每一次做出的菜是何种味道。
尽管有时我们会做出失败的东西,有瑕疵,甚至是非常糟糕的。但是在前面两步都做好了的情况下,接下来出现的每一次失败都是极为有益的。你可以从失败中很直观地得到一些反馈,从反馈中揣摩出改进的方法。这种反馈十分直接,不需要来自于人。
而在做菜这件事情上,每一次的失败总能让我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改进之中。平常生活也是问题围绕着问题,我每次想到做菜,都能给我的信念加固,那就是总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问题,只要不停地做下去就好。
这三点写下来,我脑海里有一直有一个念头,感觉把从厨房换成实验室,也毫无违和感啊。当然,老司机看到这些方法也许会嗤之以鼻,对我说,凡人,你的道行太浅了哼哼。上面说的确是浅层次的东西。高阶的部分在我看来已经涉及到哲学层次了。所谓万法相通,就是因为做菜总能给我带来许多思考,我才欲罢不能。至于高阶部分的感悟,已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有时间再作讨论。
作者介绍
叶子狐,人称狐哥。用逻辑和创造思维解构工作和生活的行动派,每周用全新视角解读一些有趣的事,分享经验和思路。
【版权声明,转载本文请标明转自叶子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