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昨天我看到一句话:"如果你想找人帮你办事儿,一定要找那些儿本来就很忙的人,而不是那些儿看起来很闲、很有时间的人。那些儿原本就很忙的人才能帮你完成任务。“看到这句话我真的是眼睛一亮,对呀,
忙碌的人肯定是效率更高、人脉更广、企图心更重、交流成本更低的人啊。
只要给他一个帮助我的理由,肯定这事儿办的更痛快、更漂亮啊。
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话题啊,我们身边的很多朋友都经常感慨:“啥时候能不这么忙啊,放弃无用的社交,逃离俗世的生活呀。“我经常跟他们说啊,想想是可以滴,但是别当真,你现在的打算是啊,等我有钱了我就可以不忙了。而实际情况是呢,越有钱你会越忙,那个时候让你忙起来的就不是钱了,而是高效率、高成就感给你带来的刺激,那些儿东西是戒不了的毒瘾呐。
为什么越是有能力悠闲生活的人,越是选择忙
如果你想找人帮你办事,一定要找那些本来就很忙碌的人,而不是那些看起来很闲有很多时间的。那些原本就很忙的人才能帮你完成任务。”
1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忙?
近几年来,每次和朋友联络时,大家描述自己的状态都是一个字:“忙”。我们忙着工作,忙着度假,忙着度假归来又继续工作。
1928 年,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在不惜一切进行原始积累的阶段过去后,人们终将从疯狂的工作中摆脱出来,获得自由。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到 2028 年,人们每天只需工作 3 小时左右,其余时间用来休闲。”——他曾经这样预言。
21 世纪以来,媒体总是爱嘲笑当年凯恩斯的预言,很显然它已经很难实现了。相反,比起几十年前,我们好像越来越忙碌,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为什么经济的发展没有带来经济学家想象中的闲暇?我们到底是比以前更忙了,还是更闲?忙碌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吗?
2
相对精英的阶层正在变得更忙
其实,从所有人的平均数上看,我们的闲暇时间确实增加了。
即便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生活节奏最快的美国,根据1965年以来的调查数据,比起 40 年前,美国人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减少了 12 个小时。
但事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更闲了。真正出现的情况是:忙的人更忙了,闲的人更闲了。
在闲暇这件事上,就像“知识鸿沟”、“收入鸿沟”一样,出现了“休闲鸿沟”。
◇
在休闲时间上的不平等,是和经济基础、教育水平成反比的。
从地区上来说,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的地区,人们越是忙碌;贫穷的、或者经济增速缓慢的地区则节奏更慢(比如欧洲)。
从人群上来说,学历低的人群会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而学历高的人则非常忙碌。
哈佛大学商学院对职场精英人士的调查显示,有 94% 的人每周工作 50 小时以上,一半的人每周的工作时间是 65 小时。在所有人当中,最忙碌的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已婚职业女性,以及单身父母。
盖洛普在 2011 年针对美国人的数据调查显示,越是收入高的人,越是感觉到时间不够用。
瑞典经济学家斯塔凡 · 林德为此创造了一个概念——“受折磨的有闲阶级”。
在经济学家的预言里,他们本来可以是最该拥有闲暇的人,但却养成了最忙碌的生活习惯。他们渐渐取消了午休,也取消了专门的吃饭时间,习惯一边吃饭一边谈事、处理工作,或者干脆在车上、在电脑前吃外带食品。
于是,这些在社会中有着更高收入的人,并没有享受更多的闲暇时间。他们选择忙碌的原因可能是,这些人能够感受到时间的经济价值。他们的时间更“值钱”,因而“舍不得浪费”。
3
休闲与工作时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我们很少再有完全不工作的时间。
华盛顿邮报的布里吉德 · 舒尔特写了一本书《不堪重负》。在书中她提出,忙碌或许只是人们在多线程工作时,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你可能只是感觉自己更忙了。
林德说,如今的人们在单位时间里,会尽可能多的进行消耗,比如,一个人会一边发微信,一边回工作邮件,一边做表格。
“他们在同一时间段里做着不同的事情,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这种多线程工作的习惯会使我们觉得自己更忙——研究显示,一个每天只是在做单一工种的人,和一个总是在同时段做很多件事情的人比起来,后者会感觉自己比前者更忙碌。
当我们习惯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时(即便是休闲和工作同时进行),都会让我们感到时间更紧迫, 舒尔特称之为“精神的无尽循环现象”,它使我们不断地、永无止境地耗费着精力。
在多线程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影响下,我们的工作和休息越来越缺乏清晰的界限。
在上班时我们可能会刷私人微信,回家后有可能边吃晚餐边回邮件,在我们的感受中,完全不工作的时间其实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就算在旅行,微信里还是会有工作消息响起来。
因此,我们会觉得好似每时每刻都在忙碌,喘不过气。
4
“选择做什么”本身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
舒尔特说,另一个让我们感觉更忙的原因在于,互联网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提供了过多的选择。
当我们需要在很多种选择中决定吃什么、买什么、做什么的时候,就已经给自己增加了额外的压力;
我们总觉得有很多书没有读,很多地方没有去,很多事情没有体验;
一个 APP 闪退一次,或者加载 2 秒以上都会让我们不耐烦,想要换一个选择;
我们焦虑于不能好好利用时间,结果却是把很多时间花在了思考“该做什么”上面。
◇
2008 年,数名经济学家合作了《再访凯恩斯》一书。
书中,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的错误在于他误解了人的本性,他认为人们只要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赚到足够用来买必需物品的钱,就可以拉长休闲时间。
然而,人们并不会因为已有的需求得到满足,就真的停下脚步。
我们永远是欲求不满的,永远在发掘出源源不断的新需求——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的进步,我们的需求和标准也会不断改变。
5
忙有什么好处?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想找人帮你办事,一定要找那些本来就很忙碌的人,而不是那些看起来很闲有很多时间的。那些原本就很忙的人才能帮你完成任务。”
哥伦比亚大学的基思 · 威尔科克斯等人的研究证明的确如此:那些总是忙碌的人,不仅完成任务的效率更高,也更容易对抗拖延症。
研究者分析了一款任务管理APP的 2 万 8 千名用户,他们在 538 天的时间里,共记录了 58 万项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涉及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项目进度到看医生的安排。
他们将这个APP的用户分为两组:较忙碌的人(在同一时间段有多个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较悠闲的人(在同一时间段只有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
◇
分析显示,忙碌的人完成任务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那些较忙碌的人,正常完成一项任务平均耗时 13 天,而较悠闲的人平均正常完成一项任务的时间是 19.4 天。
而对于那些错过截止时间的任务,两类人群也存在差异:
那些更忙碌的人,会比有闲的人更可能完成被延期的任务(已经错过截止日期的任务)。而且,忙碌的人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更短,他们完成一项被延迟任务平均耗时 25.5 天,较悠闲的人完成一项被延迟的任务的平均时间是 37.6 天。
◇
研究者还做了另外一项实验,来解释上述情况产生的原因。
他们让亚马逊旗下网站的用户描述他们近期未能按时完成的任务,结果发现,更忙碌的人在报告自己近期的失败经历(没有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时,情绪更积极,他们会更好地调整状态,做出弥补。相反,更闲的人们则在偶尔错过截止日期时更多地表现出了沮丧的情绪。
即便有些人只是“认为自己很忙”,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事情,他们仍然会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失败和拖延。
◇
研究者认为,错过截止时间,没有能够成功完成任务,是一件会激发拖延症的事。
由于错过了一个小截止日期,而迟迟无法赶上进度,乃至彻底放弃一个任务的情况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已经错过截止日期了,不如放弃吧”。然后这样的拖延症会进一步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评价。然而,错过截止日期这样的事总是不可避免的。研究发现,忙碌的人更少受到这样错过截止日期的影响。
忙碌的人总体上,会认为自己在有效地利用时间,没有在虚度人生。
当他们在有些事情上错过了截止时间,他们会觉得,这只是一个小失败,在总体的时间利用上自己还是成功的。因而不太会被消极情绪激发拖延,而是会更快地做出弥补;而那些更悠闲(无所事事)的人,反而会更容易将任务一拖再拖。
因此,如果你觉得拖延症很重,可能你还是不够忙;让自己忙起来或许会是解决拖延症的好方法。
6
将工作与休闲划清界限
如今,我们总能看到各种宣扬“慢生活”的言论。它鼓励人们放弃无用的社交,逃离俗世生活,让生活变得更简单和悠闲。
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逃离都只能是短暂的。慢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只是一个“生活在别处”的永恒幻想。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还有责任与期许,你就不得不接受一种永远在奔波忙碌的状态。
◇
好消息是,实验发现,尽管人类的本性是选择无所事事,但忙碌却会提高人的幸福感。即便是被迫做任务,多做了任务的人也比选择什么都没有做的人快乐程度更高。
因此,如果你收入水平较高、生活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拥有较高的学历,你基本上就只有很小的概率能摆脱忙碌的状态。
如果你觉得自己太忙,检查一下自己是否过度把休闲和工作混在一起,是否同时开启了太多线程的任务模式。
在工作时段和休闲时间之间建立清晰的界限,工作时不刷私人消息,休息时不做工作回复,一定能够缓解你“喘不过气”的感觉。
关于“忙”的几个真相——
1. 越牛越忙,越弱越闲。
2. 越忙越牛。因为参与的协作关系更多。
3. 越闲越弱。因为说明你对他人没啥用。
4. 忙,不是因为活儿多,而是一种多线程工作的心理感受。
5. 要想忙得舒服,第一招是把各种选择外包给他人。
6. 要想忙得舒服,第二招是不要无限制地多线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