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始于看见。2024年,斯莫格公益影像奖共吸引了来自120个国家的3891部中外优秀影片参与,其中海外影片3009部,约占77%;中国影片882部,约占23%。
本届斯莫格公益影像奖评委会由12名成员构成,包括初审评委7名、终审评委5名。评委会主席由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杨紫烨导演担任,同时与顾桃、艾尔伦·戈特(德国)、乌里·高尔克(德国)、尤小刚等知名导演共同担任终审评委。初审评委由李亚威、于海滨、吕明响、张净雨、徐竟涵、唐映枫、顾雪等影视领域专家组成。
他们不仅拥有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代表作,更以各自的艺术风格与创作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影像艺术的发展,为斯莫格公益影像奖带来国际化的视野与权威的专业评判。
目前,斯莫格公益影像奖已进入评审阶段,并将在后续入围作品、获奖作品等更多信息,敬请关注最新动态。
SmallRig Awards Final Judges
斯莫格公益影像奖-终审评委
杨紫烨
出生于香港,求学于美国,先后取得绘画和电影制作硕士学位,2007年凭借纪录片《颍州的孩子》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短片奖。2011年,担任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评委。她亦是《成为美国人:华人的经历》(Becoming American: The Chinese Experience)系列编导,此系列纪录片获四项艾美奖提名。自2013年,她受香港大学邀请担任“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于港大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教授纪录片制作。
尤小刚
现任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名誉会长,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创会会长,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创会会长、欧亚广播电视协会第一副主席、澳门国际电视节评委会终身主席。斯拉夫文化电影电视节评委会终身主席,历任上海国际电视节、中美国际电影电视节、釜山国际电视节、欧亚广播电视节、亚洲微电影节、美国国际电视艾米奖等国内外电影电视节评委。从事导演工作 50 年,导演电视剧《凯旋在子夜》、《孝庄秘史》等秘史系列电视剧 、大型纪录片和话剧歌剧等作品近百部,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金鹰奖、飞天奖、欧亚广播电视大奖、中美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电视剧奖、国务院文化部优秀作品奖、两次荣获“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中国影视双十佳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十佳导演、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等国际国内及省部级以上各类奖项数十项,在国际、国内各专业刊物发表广播电影电视专业学术论文 40 余篇,获奖多个。
顾桃
纪录片导演,他从2005年开始纪录片创作,拍摄了“鄂温克三部曲”,《犴达罕》、《雨果的假期》、《敖鲁古雅·敖鲁古雅》,影片先后获得法国第33届让·鲁什国际民族志电影节纳努克大奖、亚洲电视最佳纪录奖(新加坡)、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小川绅介奖、第4届新卡里多尼亚(法国)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自然类金奖等多个国内国际影视奖项,也入围了多个重要影视奖项的入围。
乌里·高尔克(Uli Gaulke)
首部长篇纪录片《哈瓦那,我的爱》荣获 2001年德国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电影《嫁给我吧》(2003 年)在柏林电影节上展映。随后的《梦想中的同志》在 2007 年圣丹斯电影节上展映,并获得世界电影纪录片评审团奖提名。《时光流逝在上海》(2013 年)在多伦多热门纪录片电影节首映,并获得 2014 年半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好莱坞落日》(2018 年)获得德国纪录片奖提名,并入选世界规模最大的音乐电影艺术文化节“西南偏南电影节”。他还曾担任电视纪录片《24 小时耶路撒冷》和《24 小时欧洲》的导演和摄影师,这些纪录片在 ARTE 和欧洲其他电视台播出。
艾尔伦·戈特(Aelrun Goette)
著名导演、编剧,她的作品涵盖故事片、纪录片和电视剧,以其深刻的情感探索和视觉创造力而闻名。她专注于社会现实和少数群体题材的创作,曾执导过多部纪录长片和剧情电影,获得过德国联邦电影金奖、两次格莱美奖、格里姆奖(德国最重要的电视奖项)的最佳导演奖、多次入围德国慕尼黑电影节等,被巴伯尔斯贝格电影学院授予名誉教授称号。2003年,她的导演处女作《死亡善良SIND TOT》获得了德国最佳纪录片奖。她的最新电影《在一个不复存在的漫长之中》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了前东德的时尚界故事,并于2022年荣获京特·罗尔巴赫电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