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始于看见。2024年,斯莫格公益影像奖共吸引了来自120个国家的3891部中外优秀影片参与,其中海外影片3009部,约占77%;中国影片882部,约占23%。
本届斯莫格公益影像奖初审评委由李亚威、于海滨、吕明响、张净雨、徐竟涵、唐映枫、顾雪等7位来自影视制作、高校教育、音乐文化等不同领域专家组成。
目前,斯莫格公益影像奖已进入评审阶段,并将在后续入围作品、获奖作品等更多信息,敬请关注最新动态。
斯莫格公益影像奖-初审评委
于海滨
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兼职副主席;南派纪录片领军人物;广东新闻金枪奖、深圳新闻英才奖获得者;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高级编辑,原纪实节目中心主任。曾经负责并总导演六集专题片《先行》,八集系列纪录片《奇迹》,六集纪录片《我的中国缘》,四集纪录片《深圳有条茅洲河》,纪录片《The Shenzhen River》(《深圳河》)、纪录片《小河弯弯》、《毛南之歌》、《世界网红与中国餐桌》等作品创作,先后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9纪录频道、CCTV4中文国际频道、外语频道CGTN、深圳卫视等平台播出,多次获得中国国家级和广东省级奖项。
李亚威
国家一级编剧、专业导演,教授。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会长,中国电视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多年来,以人文精神,记录和拍摄了彝族、瑶族、水族等61部400多部集的纪录片及电影,多部作品获得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家协会第21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年度人物”(2015)等国内外重要奖项以及意大利、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内外近百部以上的殊荣。其中纪录片《中国有个暑立里》被国家外联局翻译成9种语言,作为国家对外交流作品,2016年被中央档案馆收藏,成为中国纪录片70年典藏作品。
吕明响
现任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教授、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带头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新华社高级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现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和理论与学术专委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副院长、教授。其主导创作的中国城市系列形象片《上海》《杭州》《江苏》《浙江》等作品,于美国纽约时报广场长期滚动播出,向世界展示中国城市魅力,引发广泛关注。多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两度获得国务院荣誉奖。
张净雨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电影系访问学者,《当代电影》编委,中国传媒大学首批教学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领域:跨媒介叙事、沉浸叙事、短片创意策划、后电影研究。著有专著《叠影重重:重拍片叙事策略研究》,译著《100个改变电影的伟大观念》《录像艺术史》《人设心理学:用心理学塑造故事人物》。主持教育部艺术学青年项目《沉浸传播时代的未来电影形态研究》。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中国电视》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
徐竟涵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摄影系副教授,传播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摄影系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现实主义影像、高新技术及媒介互动、视觉文化、影像美学等。除了教学和写作,他也是一名图片摄影师、纪录片制作者和展览策展人。在高校从事摄影教育20年,参与编著教材3部,在《当代电影》《现代传播》《新闻爱好者》《中国摄影家》等杂志期刊发表论文30篇。多年参与平遥国际摄影节、1839摄影奖、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美国Wilson“主街之眼”摄影节策展工作,并多次指导学生在摄影与纪录片领域获奖。
唐映枫
2014 年以音乐制作人的身份开始创作 — 至今参与企划并制作发行《浓烟下的诗歌电台》、《鱼干铺里》等多部音乐专辑,填词作品100余首。制作专辑曾获第1届唱工委最佳民谣专辑,第 6 届阿比鹿最受欢迎民谣唱片及 2017 年网易云音乐年度单曲,现为 TME 浪潮音乐大赏评审;2020 年由广西师范出版社出版个人文字集《六日改》一书;导演作品《空地》(Empty Land,2023)《龙出水》(Cuckoo,cuckoo,2024),曾入围第 8 届 86358 贾家庄电影节展映单元、第 27 届罗德岛国际电影节、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等
顾雪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致力于关注家庭,探讨影像的日常写作,其作品《家庭会议》、《鼓楼之下》、《庚子新年》入围国内外多个电影节。她是内蒙古青年电影周和世界游牧短片展联合创始人,并任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广州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HiShorts!厦门短片周纪录片单元初选评委。作为策展人,策划《新少数民族当代呓语》、《把摄影机指向自己—家庭影像展》、《重构家庭记忆》等电影展。2022年,顾雪创办了家庭影像FamilyLens,致力于发现和拓展家庭影像边界,探索个人影像书写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