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完一本书,《食物简史》
谈到“食物”你能想到什么?喷香的烤乳猪,鲜嫩的瓜果,亦或精致的米其林大餐
谈到“历史”你又能想到什么?过去的经验,生动的故事,亦或浩如烟海的史料
所以“食物+简史”是不是就是食物引出的故事呢?
如果你希望通过这本书看到很多有趣的历史段子或者食品的出现过程,那恐怕要大失所望,这既不是一本食物历史,也非真正的饕餮指南,甚至不是传统饮食史的简化版,但若你将此书置于政治经济学和地缘社会学的视野下,作为一本科普性读物来看,大概率会觉得还不错。
就如作者在前言中自述的一般,这本书主要想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所食之物曾为何物?现为何物?将来又会是何物?
作者试图从过去的历史经验以及对现代社会现象的陈述中搜集论据,支撑自己为未来饮食方向所做出的预测,所以与其说是“简史”,不如称为“未来”之书。特地去瞄了一眼作者,怪不得,作者雅克·阿塔利作为四届政府智囊团,擅长的就是对国家经济趋势、政策方向的预判与建议,因而他的着眼点也更多的放在社会性上,而非历史层面。这也决定了本书最重要的调性,视野宽广,科普性强。
如果细看全书的篇章结构以及内容比重,就会发现我所言非虚。
全书一共分为十章,其中前四章介绍了人类文明开始到19世纪之前的食物简史,从第五到第七章描述均为近现代,最后的三章着眼2050年左右的未来。你会发现,过去上万年全球的饮食历史,话题包括但不限于食物存储、茶酒、饭菜、主食、点心、零食、祭祀、烹饪技术、礼俗、禁忌、宴会、宗教、地区特色菜肴等等,想要把这些浓缩在四章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作者需要从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去叙述,不可避免的会让结构陷入混乱。事实也的确如此,初读古代史部分会略显凌乱,让人有一百次想弃书的冲动,但读着读着就会发现,作者的叙述和关注点几乎集中在几个恒定的pattern上,每一章节都会出现关于糖、香料、贫富差异、宴会、饥荒食人以及女性地位的讨论,随着阅读进行到工业革命之后美国餐饮的崛起,迷雾逐渐消散,原来对过去的总结是为当下部分做伏笔,比如人们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糖与香料作为舶来品非常珍贵,与后章中工业化后放弃对食物口味的追求,添加大量的人工香精形成鲜明对比。再如对于聚餐和宴会的讨论,远古时期夜晚围着火堆聚集——希腊罗马时期宴会的政治性——中古到近代宴会的社会交流价值——工业化后独自用餐的比例增大——未来人的孤独用餐,作者企图在工业世界与农耕文明这两个时期中划分出一条鲜明界限,将过去的多元性、人情味与现在和未来的单一性、孤独感做一个对比。
通过关键词的抓取,作者从历史中不断攫取经验,为现在和未来部分做铺垫。你会发现这本书的历史浓度含量低到令人发指,难得的对于远古史的叙述几乎都是百度百科词条堆叠,但这并不妨碍其作为原始论据支撑作者的后续内容,因为全书的重头戏都出现在对饮食工业化的经济层面分析。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对美国食品工业化的出现和发展做概括,从化肥和灭菌法的诞生,营养学和卡路里计算方式的流行路径到快餐和糖类产品的世界性泛滥,作者用了相当多带有强烈情感的描述,对于食物的社交属性渐渐减弱却被当做是最流行的tag在网络中被分享的无奈,对婴儿食品无法保证安全性的担忧相当引起读者共鸣,作者对现状的不满你甚至闭着眼睛都能感受到,这种散落于字里行间的对食品工业化所带来的口味单一、品质变差,快餐导致的吃饭时间缩短、聚餐变少的抱怨简直太法式了。
作者有如是感触,相当合情合理。这书换个英国人或者北欧人绝写不出来,连成天扒土豆酸菜大香肠的德国人都无法感同身受,法国人对吃的确有着与中国人不相上下的执着,作为干啥啥不行,反卷第一名的法国人,对吃这块的追求还真不一般。
他们抵制快餐,坚持高卢文化的决心就像打死都不说英语一样坚决。这种执着我甚至亲身经历过,大约是2013年的秋天,第一次去巴黎,从卢浮宫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那天我从开馆逛到闭馆,朋友圈步数稳稳占据第一名,对于一个脚都要走废又饿又渴的土老帽,想做的无非就是就近找一家快餐店填饱肚子,毕竟在慕尼黑,每隔500米就有一家麦当劳,当我用英语问两个路人姑娘最近的一家麦当劳怎么走的时候,这两个法国女孩一边吐着烟圈,一边非常不解的看着我,然后全程说法语,意思是:你既然已经到了巴黎,为什么还要吃麦当劳?巴黎有全世界最好吃的法餐,听我的,你现在沿着这个巷子走500米,找一个小酒馆坐下来,喝一杯酒,然后要点一道3-Gang-Menu。唯一的一句英语是“Forget about MacDonald's”。
他们喜欢花时间在家做饭并与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饮食带来的交流的温暖,也喜欢消磨大量的光阴,在餐厅、酒店、咖啡馆一起交谈。在法国人的概念里,
The French don’t like to eat alone….A meal should be “partagé”—shared with others.
——<The Only Street in Paris: Life on the Rue des Martyrs>, Elaine Sciolino
但随着越来越快的社会节奏,即使最为传统的法国也难逃聚餐逐渐消失的命运,作者也正是观察到这一现象,所以开始焦虑,开始担心,开始悲悯,开始反思,因而提出了很多anti-Industrielisierung的建议。他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所提出的几点非常有意思:
1. 少吃肉,多吃蔬菜
2. 大量减少糖的消费
3. 多吃本土产品
4. 吃的更慢一点
5. 了解所吃的食物
6. 进行食品教育
7. 吃的更少一点
8. 健康烹饪
9. 多聚餐,多交谈
至此你似乎可以完全明白,作者取名“简史”也不无道理,因为作者对未来的期盼,有种孔子追寻周召共和一般的完美想象,对于回归历史中原有的,食物所带来的社会、家庭的情感连接无限向往,对自然生态和物种多样的保护特别重视。作者想要表达的,努力追寻的,已经完全在写在了他所见的历史中。正所谓“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P.S.:还有很有趣的一点是,作者在描述世界饮食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将法国餐饮作为中心点,譬如17-19世纪作者干脆放弃世界其它部分,主要论述法国宴会传统,颇有点法国人高傲的固执在里面。
P.P.S.: 对中译的一个小吐槽,我十分期待看到译者序,然而并没有,是个小遗憾。另外,都已经2021年了,为什么《Ladies’ Home Journal》还翻译为《家庭妇女杂志》,该杂志编辑David Gray是这么解释杂志名的:
LHJ suffered over the decades from a self-conscious move away from the word "Ladies" and a shift to the generic "Home Journal". Working with the team at Grand Editorial, and Meredith's own management, I focused on the former word as the most evocative, bold and important one. "Feminism meets feminine" was the conclusion of the editor-in-chief。
似乎《女士·家庭季刊》更贴切一些,拙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