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206条辨:“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原文解释】阳明病,满面通红的,治疗时不能用攻下法。误用攻下就会产生发热、肌肤发黄、小便不通畅的变症。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阳明病,本来就是纯热证,“面合赤色”,我们前面学过阳明经,头维,下关,颊车,承泣,四白,巨髎,这些都是在面颊上,都是阳明经的地方。如果脸颧发红,代表津液不足了。津液不足的时候,就不要去攻下。
“必发热,色贡者,小便不利也。”接合上一句,本来津液就不够了,如果再采用了攻下法,津液就更不够了,所以,肯定会发热,由于津液大量缺失,三焦水道系统就会看到黄色,小便也不会有了。
所以,在阳明病里,攻它的时候,要具备条件,象这一条,就不要去攻它。
阳明病不可攻的,一共有四条:
第204条辨:“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第205条辨:“阳明病,心下鞕满者,不可攻之。”
第206条辨:“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
阳明中风,这阳明中风就是阳明证还兼有太阳兼有少阳,不可以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