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古语:成者王侯,败者为寇。西方民谚也有:是非的标准永远是成功者制定的,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要想谈论是非,先要创造资格,不要命的就来吧!
其实大部分人不愿过问“是非”大概是这两个原因:一是人会天然的以为是非早就被领导、前辈等远比自己强大的人或组织问过了,轮不到自己提问。二是在有些地方产生质疑,试图去问下是非时,却是看似很小的事情背后很复杂,也很麻烦,自己根本就问不起,慢慢自己就变得很“识趣”,很懂“规矩”。
一旦是在工作普遍不敢问、不愿问、不习惯问是非的时候,自己的命保住了,企业的命就一天天危险了,为什么这么说?一,曾经的是非标准是曾经式,并不一定符合当下。随着时间的变化,是非依据和美丑的标准是不断调整的,也是社会进步必须的。二,总有些自大成功者或自私“聪明者”去搬弄是非,让那些本应服务于整体利益、未来利益的标准人为的跑偏,转而成为个别人、个别利益集团满足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工具或是为个别人让道。三,人是善于学习的,如果不断的以不问是非、只论成败的榜样出现,追随者、效仿者也只会越来越多,如果这种成功建立在过时的、跑偏的、对企业利益和未来利益构成威胁的是非标准上,那么这种成功越大,对企业伤害也越大。四、作为万物之灵长的我们,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高级智慧的生命体,其自我打斗的方式方法也是在不断升级。今天的科技发展,已经可以达到一旦失控如美国大片一样轻松毁灭地球。以此为背景,人最重要“软件设计”-是非观,如果出现了大问题,那么在处理工作过程中将会带来什么样影响?
孟子说:“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若无是非之心,对何为信,何为义没有基本的判断,那么我们的企业将是无根之木。可能有人会说,世上万千事,如果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即使想问、敢问这个是非又该怎么问?君不闻“人人心里有杆秤、公道自在人心”?只要在处理事情时敢于对这个公道负责,首问即可丈量天下一切值得丈量的是非,这件事情会伤害别人吗?
我们论是非时,还应避免一时一地、孤立的去评判,否则结果将是一地鸡毛,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