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而且官还不小,有人无端朝你脸上吐口水,你会咋样?
那还有说?我肯定一脚踹死他!
这是正常人的反应,可是有人却不这么干。
你可能会问,谁啊,这人傻吧,要不就是有毛病,拿着受虐当快乐!
这人不傻,也没毛病,而且位居高位,文武全才,赫赫有名,也是大唐的中流砥柱。
武周一把手、女皇武则天专门下旨表扬他:“素积忠勤,兼怀武略”,这已经是很高的褒扬了。
他叫娄师德,是唐朝宰相。《新唐书》说他:“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
关于他的胸襟气度,史书记载了这么两件故事:
第一个故事:“我是农民”
有一次他与同僚李昭德同行,娄师德心宽体胖,走路慢慢悠悠,拖了李昭德的后腿。
结果这哥们是个急性子,怒了,很不耐烦的回头丢了一句:“为田舍子所留!”
用现在话说就是,被你这个老农民耽误事了!
这话还有严重的阶级歧视,那时还是很讲究出身门第的。说娄师德是“田舍子”,有一种瞧不起人的味道,而且这话还攻击到了娄师德的上辈。
这换别人,还不得吵起来,我官不比你小,你凭啥说我?至少也是背地里怀恨在心寻机报复吧。
而娄师德的反应呢,只见人家波澜不惊,表情平静,语气和缓,微微一笑,说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
意思是:“我不是农民,谁是农民?”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翻遍唐史,也不见人家对李昭德落井下石、睚眦必报的举动。
这胸襟真大、肚量真宽啊,让我们这些现代人都自愧弗如。
第二个故事:“唾面自干”
娄师德的弟弟当官准备去代州上任,临行前向娄师德辞行。
当哥的很关心弟弟,当然要千叮咛万嘱咐,把自己的官场秘笈处世之道传授给他。
老娄当教育家很有一套,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先设问一句“老弟啊,你看我现在是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也马上是地方的一把手,老百姓的父母官。咱们家族可以说是极为荣宠了。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肯定会有人在背后嚼舌头、放冷箭,你觉得我们怎么做才能永保平安呢?”
他弟的回答很形象,颇有其哥遗风:“人有唾面,洁之而已。”
别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也不骂人打人,把它擦干净就行了嘛,过激行为一概不采取。
这总可以了吧,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嘛。
您猜娄师德怎么回答的?
人家把弟弟正儿八经的教育了一顿:“老弟,我担心的恰恰就是你这样啊,人家对你吐口水,说明人家恨你,你把它擦了,这是你对人家的举动不满,千万别擦,让口水自己干了。”
这就是“唾面自干”这个成语的来历。
果然是“忍”术高手。这距离佛家的“”你打我的左脸,我再把右脸伸过来”境界差不多了。
娄师德从政的年代,正值酷吏横行,很多大臣死于非命,早晨上朝时要与家人掩泪告别,因为不知道晚上是否还能回来见到家人。
而娄师德却出将入相三十余年,功成身退安度晚年,享年70岁。他这一生确实给我们不少启示,那就是做人一定要宽厚,只要不是涉及原则上的事,就不要斤斤计较睚眦必报了。
因为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等我们去做!
洛城春晓阅史录,喜欢读书聊史侃事,愿意和您一起阅史感世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