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有无数的界限,有些划分的清清楚楚,有些只在心里明明白白。
我跟我自己说过无数次,如果没能力读原著,尽量不要买外文小说。如果是亚洲文化还好,至少大家同宗同源,有一些文化背景也比较好理解,超出文化背景外的外国文学,我真的享受不来。
我不知道这本书是怎么出现在我的购物车里然后从购物车中进了我家的门(大概率是凑单了)。前一阵整理书架发现很多没读过的书就拽了出来。小说以二战时期的摩洛哥为背景,作者生活在一个宗教严明的家庭,家里有着很多命令禁止与约定俗成的规矩,她通过家庭中的各个成员观察着这些边界,离婚的姑妈,思想前卫的表姐,严苛的伯父与父亲,鼓励她自由的母亲与外婆。在严苛宗教下她们孤独的自由,对文化的渴望,对平等的执着。
当小女孩学着大人们做一些跨越边界的事情后,她妈妈一边严厉的批评她,一边跟她说
“每当你要进行冒险时,应该想到怎样收场,而不是如何开始。你若打算飞翔首先要想到在哪里和怎样着陆。”
当她因为听到长辈谬讲着女性出门不带面纱的后果感到害怕时,她的妈妈告诉她
“哪怕是那个德国人强大的国王在追捕你,你也得头上什么也不戴去和他干。把头包起来和藏起来没有任何作用。靠躲藏不能解决一个女人的问题。相反,这样一来她就会立即被当做可以轻易受伤害的牺牲品。我和你外婆已经吃够了遮头盖脸的苦。我们知道此路不通。我要我的女儿们昂首挺胸地走在真主的辽阔大地上,仰视星星。”
当她喜欢的明星因为追求内心自由饱受舆论压力,在外出旅游时意外身亡后,她为世人留下了一段让女孩无法忘记的话
“自由选择的生活尽管短暂并引起争议,也比忠于使人麻木的传统而受人尊敬的长寿要好得多。”
当她迷茫,无知,探求真理而不得的时候,她的姑妈告诉她
“生活本身已经够艰难了,当你想放松时不要让事情复杂化”
书里时时刻刻提醒着边界,男孩与女孩的差别,长辈与晚辈的差别,奴隶与主人的差别,城里与乡下的差别,一桩桩一件件的构造出一座深宅大院中逆来顺受接受宗教束缚的人,外表顺从内心不认同的人,敢于尝试并与宗教不平等抗争的人,每一件都在诉说着:
自由!
这是一本看起来像读一个个小故事的书,易读,但有点压抑,尽管作者是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视野将故事描写的活泼与快乐,但如果换位将自己沉入到这座大宅里的妇人们,就会觉得生活枯燥且无望,这并不是我喜欢的。
“自由就是奔跑,出行,远走他乡,发现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