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之后,是零售业。
淘宝蓄力10年。
10年前,很多人不屑一顾,网上没法试穿,谁会在上面买鞋子、买衣服?
10年后,看“双十一”是销售中的服饰,鞋子的排名。
他们不说话了。
2013年阿里销售额能达到2万亿人民币,而全国的零售业规模才10多万亿元人民币。
马云与王健林的亿元豪赌,说网购规模能不能超过零售业50%,虽然今天不能定论,但很多品牌大规模关店、商场人越来越少却是事实。
最显眼的是,沃尔玛也开始关店了。
王健林的“万达模式”是,以沃尔玛为中心,发展包含餐饮娱乐的商业综合体。
沃尔玛不是被淘宝打败,也不是被1号店打败,而是被一种新的业态所革新。
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沃尔玛也是必然改变。
另一种流通巨鳄是苏宁大卖场。
苏宁的盈利模式是,一方面大量开店,获得巨大的用户,另一方面以此获得和供货商的强大谈判优势,获得差价和资金滞留。
还记得吗?
很多年前,很多电子产品宣布:我们从未授权任何网站销售我们的正版产品。
现在看来,那是对线下传统渠道的一种保护,一种挣扎。
而眼下,已经很少有人怀疑京东卖的不是正品,京东的价格,也已经变成网络销售零售价的标杆,这时也反过来逼迫了苏宁电商化,苏宁开始强调线下必须与线上同价。
苏宁正式打响了O2O之战。另一个有趣的反击来自红星美凯龙。
2013年“双十一”的时候,一条来自红星美凯龙管理层的微信在网上引发众议。
微信内容显示,这位高管要求管理团队禁止线下店与线上电商的旗舰店同步合作。
这一趋势的结果是,消费者会把线下店变成陈列店,线下店销售收入因此会减少,红星美凯龙将大大减少营收分成。
这从根本上打击了红星美凯龙的盈利模式 。
与之相反,银泰百货在“双十一”的时候鼓励线上线下同价,沈国军早就意识到这是没有办法抗拒的未来,作为马云的好友,他可能早就意识到了,互联网变革迟早会颠覆现有的商业根基。
一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行业都将被互联网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