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在我们小区里面看到这个驼背的老太太领着两个孩子的时候,望着两个懂事的孩子脸庞和老太太拱着永远直不起来的腰,心理就有顾莫名的哀愁和担忧。
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太太,年龄70岁了。前面推车里的孩子是个小女孩有十多个月,后面的骑车孩子两岁多。因为一个小区又一个单元楼,所以会经常带娃下楼溜的时候也会看到这奶孙三人。
平常我们宝妈都会吐槽一个人带两个孩子都累的受不了,连饭都吃不到嘴里边。而且两岁多的孩子大多是淘气的时候,到处乱跑,爬高爬低的总是停不下来的孩子。
可是这个小男孩奶奶推着小车里面几个月的妹妹走的时候,小男孩就紧紧的跟在奶奶后面,也不到处乱跑。奶奶到小区一个地方停下来坐着歇的时候,小男孩就也不去别的地方,坐在奶奶身边。看到其他小朋友玩玩具也不争不抢的,眼睁睁地看着,也不和其它小朋友玩。
推车里几个月大的女孩也不哭不闹,奶奶也不逗她,就那乖乖的一两个小时都不吭声。很多宝妈和老太太都羡慕这两个孩子真听话,老人省心,好带。其实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并不值得去提倡孩子都像那样的懂事,安省,听话。
这是因为她们都不知道这个懂事听话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多孤僻,多不凑群。造成孩子之所以是这样性格原因是这些因素形成的。
闲谈的时候我就问老太太:“阿姨,你这一个人带孩子,够累的,今年多大岁数了?”老太太说:“今年70岁了。”“那怎么不让她爷爷也过来帮忙照顾这两个孩子,好给你搭把手,你轻松点。”老太太说:“他爷爷给另外一个孩子家看孩的,也来不了啊。”
我们说:“孩子几个月她妈妈上班的呢?”
她说:“三个月后就上班了。”后来就我一直整天的带着他。老太太说:“孩子也确实的比较省心,小时候就整天的吃吃了睡睡,我就在屋里照看着她。也没有的怎么给他互动过。所以孩子比较的听话,不好动。
我在想我们家这个孩子从两个月开始就给她看黑白卡,给做抚触,看蔬菜卡,买很多益智玩具陪着她玩。投入了太多精力,而且在她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去鼓励她探索,每天带她到楼下给小朋友一块玩。所以现在的她好动,有玩具就拿给玩的比较好的小伙伴玩,也爱跟小朋友争东西。
看见小鸟飞到草坪上,会去追小鸟,模仿小鸟飞的样子,两个手臂举到后面。看到院里小猫会喵咪的会这小猫叫。一点都不怯生的样子。
所以即便是她奶奶现在来帮忙照看她了,我没有出去工作的原因就是我知道她奶奶岁数大也可以带着她。
但是会整天让她呆在屋里玩的时间要比较多。这样就和外面小朋友接触少,等孩子上幼儿园后就会显得不合群,不爱跟其它小朋友玩。而且我在家在网上写写文稿,做做微商,挣不到多少钱,日子过得也有些紧巴。可我会等到孩子两岁后孩子性格和习惯基本给塑造好了再出去,错过孩子这个成长阶段再来纠正就有点麻烦。
现在的我们80后,90后这代人压力特别的大,背负着沉重的房贷车贷,还要养活一大家子。特别是有了两个孩子的家庭负担会更重。
通常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老人照顾,宝妈出去上班了。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压力。虽然老人也可以把孩子照顾的很好,可是妈妈自己带出来的孩子和老人照顾出来的孩子多少还是有点区别的。
妈妈亲子带出来的孩子通常性格比较的外向,胆大,孩子会相对活泼好动。同时也有这两点的优势。
1、有利于培养更好的亲子关系。
妈妈带孩子,孩子和妈妈的亲子关系更为紧密。妈妈陪伴孩子成长,这样孩子更快乐,更满足。妈妈见证着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进步,回忆起来的时候那就是满满的幸福感。
2、育儿方法更科学。
妈妈的育儿理念与方法肯定比老人的更加科学靠谱,这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以及心理健康发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妈妈严格要求孩子,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即使孩子摔倒了,妈妈会用鼓励的方法,鼓励孩子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当孩子做错事时,会循序渐进的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