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怎样过才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大学四年,无疑是我们人生中黄金而珍贵的时光。四年时间,说长不长,三年在校学习加一年毕业实习;可说短也不短,三年时间,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共有3*365*24=26280小时,减去我们每天睡觉9小时(姑且算晚间8小时加午休1小时),每天吃放2小时,个人生理需求解决1小时,就相当于我们每天还有12小时,那么大学三年我们自由可支配时间有26280/2=13140小时。现在我们在减去用于个人节假日外出旅游,同学聚会等社交和旅行需求时间3140小时(约130天)。那么现在我们还剩下10000小时用于自己在大学学习。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定律是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作品《异数》(2009年1月19日)中提出的一条定律,理论为对于量的积累,应用于所有领域、所有学科。一万小时定律解释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生不适用或者说不符合这个一万小时定律呢?而且同样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寝室朝夕相处的同学,大学四年之后的发展也是大相径庭。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大学四年,要怎样过才能过的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不虚度光阴,在十几二十年后不为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所作所为而感到懊恼悔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豪的说:我的大学没白读。
现在有一个很常见却又很奇怪的现象:很多父母都感叹,我家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很听话懂事有认真学习,成绩在班级年级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怎么到了大学就会挂科了呢?其实这不难理解:我国的教育制度使然。在大学以前,所有学生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在中考高考这些指挥棒下,所有老师家长的注意力都聚焦到了学生(孩子)身上。而所有的小伙伴什么也不用想,每天只要认真学习写作业和考试就好。
可是到了大学,没有了中考高考这些指挥棒,没有了家长老师在身边的约束,加上现在大学生有着大把的课余时间,就自然而然会放松自己。在专业学习上,很多小伙伴都会给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不挂科就好。于是平时上课玩手机打游戏刷剧的现象是屡见不鲜。加上在期末考试前几天复习又不充分,于是就很容易出现“一不小心”挂科的情况。
在课余生活中,放松自己的情况就更明显啦。如果早上没早课,很容易就睡觉睡到自然醒,九点十点是正常的事情,再在寝室里打扮什么的拖沓一下,很容易就到了中午十一二点啦,要吃午饭了,可是又不想出去怎么办?不如点个外卖吧,于是拿出手机上某团某了么下个订单。不久之后,手机铃声响了:您好,请您出来拿一下外卖!吃过午饭,诶,有点困,那就睡个午觉吧。一觉醒来,呀!下午三点多了。今天还没学习呢,于是拿出课本,翻开书认真学习……可是,学着学着就“偶尔”拿出手机刷刷QQ、微信,看看朋友圈,刷刷微博。一个下午又这么过去了。吃完晚饭,想到昨天的电视剧还剩几集没看完,于是打开电脑看几集电视剧,再吃吃鸡、玩几把王者荣耀。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上面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目前我国高校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显而易见,大学宝贵的时间就在这么一点点流逝,这就是我所谓的“在生活上放松自己”。不可否认,也有很多小伙伴发誓自己从来没过过像上文所说的那样“不堪”。但总是会有那么几天是自己把控不住的。
看到这里,很多小伙伴就会不高兴啦:你唧唧歪歪讲了这么一大堆,还是没有告诉我要怎么做,才能让我们大学过的更有意义啊?
确实,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出现上文那样浪费光阴的情况呢?
首先,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论是对于学习的态度还是对于自己生活的态度。
必须指出的是,每一个大学生,刚到大学的那一段时间,都会经历一个迷茫期或者说是适应期。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既兴奋又好奇。大学的一切事物对我们来说都新鲜而又美好。很多事情小伙伴都忍不住去尝试一把。
可以说,好奇和敢于尝试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把握一个度。所谓过犹不及。大一我们可能会加入几个社团,竞选班干部去锻炼自己的能力,又会报名参加各种为新生而举办的比赛:像什么篮球赛、羽毛球赛、排球赛和足球赛之类的。
以我们过来人的经验看,加入社团是质量大于数量,宁缺毋滥。
一般来说,2到3个社团为宜。竞选班干部可以主动尝试,毕竟刚到大学彼此不熟悉,个人能力什么的暂时还看不出来,但只要我们在班委竞选时积极主动一点,其他同学就会把票投给自己。不管怎么说,先把班委的位子选上再说,至于能力什么的,倒是可以后期逐渐培养。至于“新生杯”的各种体育比赛,看各自情况,总之一句话,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避免顾此失彼。若不然,到时候这个比赛要请假,那个比赛又缺席,就会给别人一种不负责任的印象。
一般到了大一下学期,那段迷茫期或者说是适应期就过去啦。这时候,我们对大学无论是环境还是学习考试机制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这时候,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我们想要的是什么。
常见的有:现在这个专业我是否满意,我要不要换个专业?我的学习成绩怎么样,要在班级专业里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范围水准?我在大学需要和可以锻炼那些能力,如何去Get这些能力?我以后从事的职业需不需要某些职业技能证书,我可以考哪些证书,什么时候考?我要不要去找一个男(女)朋友?……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善于独立思考也是我们在大学里需要Get的一种技能哦!
在这个时候,我们在社团里可能还只是“小干事”,只能做一些搬砖的杂活。但是请注意,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积极主动的去干这些活。像视频、音乐剪辑、PPT制作、横幅海报制作、团建活动设计策划什么的,我们或许还不太会,但是我们可以学啊,每个人不都是通过学习才逐渐掌握这些技能的吗?先不说我们积极主动去干活、给社团其他小伙伴一个好的映像,甚至一不小心成为下一任主席部长的候选人,独当一面的带领整个社团谋建设求发展,我们自己掌握了新的技能,也为我们自己以后的学习工作增添了些许筹码。而且自己在技能学习中能力得到了提升锻炼,不是一举多得嘛?
其次,到了大二大三,我们不用再做“小干事”了,只需要负责社团的整体运行,活动举办就好了。这时候多出来的时间,我们更是不能浪费。不管自己以后要不要出国交换或留学,学习成绩总是越高越好。往远了说,这是我们掌握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反映。往近了说,学习成绩好,我们可以拿到各种奖学金。什么综合奖学金啊、学习能力突出奖学金啊、先进个人啊、省政府和国家奖学金啊可以拿到手软。而且可能获得保研资格,这简直是不要白不要啊。
其次是证书考取方面。如果可以的话,我非常推荐大家去考各种证书,本人觉得,我们在大学期间,有几种证书简直就是必考无疑的嘛!像什么英语四六级证书啊、计算机二级证书啊之类的。这里特别提醒一下,驾照这东西,就应该在上大学前的那个暑假把它拿下!当然,如果各位时间充裕的话,当我没说好了。其次是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一些证书,也是能考则考。比如说什么教师资格证啦、普通话证书啦、导游资格证啦、会计初级资格证啦……倒不是说有了这些证就一定好就业或者更牛叉,而是在考这些证书的时候自己确确实实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当然,这也是对自己成绩和能力的一种直观反映。还有,如果有小伙伴有出国交换或留学的话,那么还是尽早把雅思或者托福拿下吧。
总之一句话,能用来学习的时间就不用来颓废。
无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无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不要悔恨。
愿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