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什么是有生命力的美?我眼前闪现出的是一头海藻般浓密头发的混血美人,矫健敏捷的身体曲线,明亮瞳孔的闪闪眼睛,带着一股生根在海洋和土地上的热烈气息,脸上充满着骄傲及特有的自信。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男性千古以来只喜欢娇弱幼嫩白皙的美,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是中国古典美人的标准,她们在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怯生生的,似脚非脚的三寸金莲,抱歉似的轻轻踏在地上,给人一种伶仃无告的感觉。在中国诗里,“可怜”是“可爱”的代名词。“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他看见她的时候,脑海之中不由地浮现这样的诗句。那些轻轻浅浅的句子,就像被微风拂过的湖面一样,悠悠的在他心间荡漾,引发着他保护她的强烈欲望。——为什么这样一个不健康的审美体系会在中国延续千年?
在中国男性中,无论艺术家、学者、演员、公务员、工人、农民、大学男生,无论年龄与阶层,在择偶和追求女性上有惊人的一致,永远都是年轻温柔、苗条可爱就可以了,这就是美的王道。因为中国男性审美的强势,造成当下的千人一面,看看社交媒体上PO出来的照片,全是流水线一样的网红脸和少女装扮。年轻意味着易驯服,幼嫩单纯的女子,更易控制,更依赖于人,甚至白皙瘦削带来的孱弱感,也是男人潜意识所需要的安全。如此根深蒂固的男性国民审美经验,真是无趣极了。他们欣赏不来那种触目而张扬的美,比如高鼻深目,深棕肤色,侵略性又咄咄逼人的少数民族特色美,比如因年龄获得自然的眼纹、颈纹却充满了灵魂气息的深邃美,比如千变万化、雌雄莫辨、折射着复杂经历和人格的美,我一直觉得有生命力的地方在于浑浊,你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本质力量的浑厚。其实,人不是固化的,终其一生都在变化,从生命力这一最基本的方面来讲,女人比男人更强。男人的强体现在瞬间的力量上,而这与绵延持续的生命力无任何关系。女性本来可以呈现千姿百态的生命力的美,但在这样一个不健康的审美体系下成长,在一个被贬损外貌以致于所有才华品性都不被看见的环境里生存,多少中国女性的生命力就这样萎顿了,没有来得及成为一个个活出各自模样和体系的人。
中国男性追求爱情要一劳永逸,不需要格外经营,当然追求时都有过一段冲锋陷阵的时期,然后“从奴隶到将军”以后,就耗尽所有能量,再也不想额外付出了。对他们而言,最好就是选择一个平淡易驯的配偶,“作”是最大的麻烦,不过是想要一个居家的良伴而已。中国男人根本不想和有胆识又有幽默感的女人纠缠,除了漂亮这个词语,他们想不出还有“迷人、有吸引力、亲和、酷、风趣、果敢”等诸多形容女性个人风格的誉美之词。所以女子的才情、自信、勇敢和在多元社会里展示出的顽强,怎么可能被中国男人所发现呢?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女性被中国男性贬斥,讽刺,挖苦,因为他们容不下不符合他们单一枯燥的审美标准的人。因为这种目盲,年轻时,男人看女人,只能看见白幼秀这些择偶标准的体现——跳不出天下所有雄性动物的梦想,年龄大了以后,男人看女人,看见的只是勤劳朴素、持家能手这些黄脸婆的优点,看不到她为了这个家迷失了自己,没有自我了,围着这个家转,默默奉献,像抹布一样无私奉献,内心默默生长的阴郁与幽怨。男人看不到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和命运,如何最终雕刻出一名女子这样的性格、思想、做法、长相,也许从头到尾,他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去试图理解她,读懂她。
每个重大考验都会在一个人身体上留下一些证据,也许非常隐秘,但都是合理的。为什么不去尝试理解那些有生命力的美呢?多么富于神秘莫测的生命魅力啊!那些努力对自己真实的人,那些跑在时代前面的勇敢女性,甘冒更大的危险,在狗血和传奇之间摇摆不定。有时候,生命力被唤起了,但是唤起的,还有对于女人们深不可测的折磨和痛苦。美是一种不断成长、变化的“进行式”,粗糙的美感也是美。那些难以磨损的女性生命力的万丈光芒,你看到了吗?生命的本质就是这般无遮无拦,勇敢的,坚强的,多情的。那旺盛燃烧、直接坦白的生命力,难道不是更精彩的表现吗?即使彰显这种生命力本身是一件有风险的事,它们过于高亢,过于强硬,也过于庞大,横冲直撞,很容易误伤旁人。但勃发的生命力,终究是对日趋死气沉沉的千城一面、千人一面的一种对抗。
我很高兴作为女性,能活在这个新时代,不再做宽袍大袖之下一缕孤弱无告的诗魂,可以拥有最鲜活流动的生命力。能够为自己的人生敞开无数扇门,靠自己获取想要的生活,面对苟且,能潇洒自如的说一句“去你的”。当中国男性还丝毫不能动摇对白皙苗条年轻的信仰,你们不知错失了多少带着能量、带着激情的风景,当中国男性还在迷恋苍白羸弱幼稚,这种审美与价值观意味着文明未曾进步,甚至跟民国时期相提都是一种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