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看过《简爱》,在那时留下的印象里,《简爱》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爱情是文学作品恒久常新的主题,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描写过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白瑞德与斯嘉丽、贾宝玉与林黛玉等。
《简爱》讲述了一个身份低微的家庭女教师和一个富有的贵族男子罗切斯特先生之间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
在憧憬爱情的大学时代读到这本小说,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幻想着跟简爱一样平凡的自己也能遇到自己的罗切斯特先生,成就一段不朽的爱情。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简爱》这本书留给我的印象也仅此而已,不过一段爱情故事,可以算作霸道总裁式爱情的鼻祖。
再次拿起《简爱》这本书,已经是十几年后的现在,厚厚一本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就像十几年的岁月。
经历了十几年的岁月洗礼后再来读《简爱》,就像老友重逢,虽然很亲切但感觉和以前大不相同。
还是那本书,再读起来却有了之前没有的新发现,《简爱》不仅仅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更详尽呈现了一个女孩从卑微到强大的成长历程。与其说这是一部爱情小说,不如说这是一部成长小说。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简爱属于一个不幸的人。
简爱的母亲是一个富家小姐,因为爱上一个穷牧师,不惜和家人决裂嫁给牧师。幸福的生活没有多久这对苦命鸳鸯就双双离世,抛下年幼的简爱在这个孤独的世界里。
幸好简爱有一个很爱她的舅舅,在简爱父母去世后收养了简爱,可惜好人不长命,舅舅也很快去世了,于是,简爱从小就和舅妈及舅妈的儿女生活在一起,她的悲惨童年从此开始。
因为不满简爱妈妈一意孤行嫁给简爱爸爸,舅妈把一切不满宣泄到简爱身上。
而简爱又是一个倔强的孩子,不肯逆来顺受,于是更被舅妈一家看成一个怪物,连孩子甚至女仆都欺负她。最严重的一次,简爱因为顶撞舅母被关在一间黑屋子里一夜,导致她大病一场。
童年时留下的最大阴影不是物质匮乏而是精神虐待,童年时候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就因为童年时没有得到父亲足够的关爱,一直走不出童年阴影,一生都在填补爱的匮乏。
如果一个人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尤其是在思想不健全的童年时期,会对自我产生错误认知。
悲惨的童年给简爱带来很大精神伤害,她在心里自觉把自己看成低人一等的人,不配享受欢乐和别人的喜爱。
难得的是,简爱即使在最悲惨的时刻也保持着不屈的战斗精神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她不肯逆来顺受,积极维护自己的尊严,用自己单薄的力量与不公正待遇搏斗。
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是简爱的人格魅力来源,也是后来简爱赢得尊重,获得友谊和爱情的根本原因。
在消除童年阴影的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人物,她们的关爱与肯定帮助简爱走出童年的泥沼。
简爱离开舅母家盖茨海德府后,被送到了寄宿制学校洛伍德学校。
尽管洛伍德学校物质条件很糟糕,食物难以下咽,但是在这里简爱遇到了影响她人生的朋友海伦和老师谭波儿小姐。
海伦是个聪慧好学的孩子,她不仅有着旺盛的求知欲,还有着豁达宽广的胸怀,虽然遭受不公平对待,却从不放在心上,她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
谭波儿小姐是这所糟糕学校里的一抹阳光,是孩子们心中的天使,她为海伦和简爱仗义执言,和她们一起分享美食和知识。
因为海伦和谭波儿小姐的陪伴鼓励,简爱渐渐走出童年阴影,成长为一个独立顽强的女孩,并依靠勤奋学习获得工作。
洛伍德学校的经历是简爱人生的转折点,这段经历是简爱走向独立生活的开始。
在洛伍德学校,简爱获得更多正向积极的力量,她身上的叛逆依然还在,却开始转化成促使自己上进的力量。
人生的每一段历程,无论悲惨还是快乐,都是一段成长的过程,如果不放弃努力就可以获得成长的力量。
最怕的是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改变现状,只要努力可以换来人生的转机,那么一切都来得及。
如果之前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是在积蓄力量,那么爱情就是简爱人生之树的真正开花。
还有什么比爱情之花更美?
有人把爱情比做罂粟花,即使会中毒而死也甘愿尝试一回,经历过爱情的人生才圆满,没有爱情的人生终究是一种缺憾。
然而爱情并不会眷顾每个人,爱情似乎只属于俊男靓女,属于有钱人的专利。尤其对于简爱这样外貌平常没有家世的普通女孩,爱情似乎遥不可及。
让简爱产生爱情萌动的罗切斯特先生,从各方面看都不适合简爱。
一个是身份低微、长相普通的家庭教师,一个是阅历甚广、家底丰厚的贵族男子。
横亘在两人之间的障碍不仅有二十岁的年龄差距,更有世俗的偏见和贫富阶层的不同。
然而,两人还是相爱了。
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并不是霸道总裁爱上傻白甜式的爱情。
简爱不是傻白甜,她并没有因为出身低微就千依百顺曲意俯就,相反她自尊独立,面对罗切斯特的咄咄逼人毫不退让,以独立姿态和思想赢得罗切斯特的爱。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感情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心胸与你一样宽广!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能让你觉得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简爱》
罗切斯特并没有一开始就用财富和地位来碾压或诱惑简爱,他始终以平等姿态与简爱交流。
经过一次次深入交流以及一系列事件的考验后,历尽千帆多次遭受感情创伤的罗切斯特惊喜地发现:简爱正是他苦苦寻找的灵魂伴侣。
透过简爱平凡的外表,罗切斯特感受到简爱独有的人格魅力,也感受到她内心同样汹涌澎湃的热情,他不由自主深深爱上简爱。
与罗切斯特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人,是简爱在流浪途中认识的圣约翰牧师。
他选择简爱做他的伴侣,并不是因为爱情,完全出于功利目的,他知道简爱会是一个帮助他完成传教事业的有力助手,因此劝说简爱跟随他去印度传教。
反观现实,像圣约翰这样的男人其实很多。
他们把自己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他们对妻子的要求像圣约翰对简爱的要求,可以没有感情生活,只要能辅助自己的事业就可以了。
在他们眼里,妻子就是一个工具,需要时拿起来得心应手,不需要了也不会向你索取感情。像《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白玫瑰,只适合作为家庭的门面存在,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感情。
面临圣约翰的求婚和游说,简爱最后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她拒绝做没有情感需求的“工具妻”,她不会牺牲自己的幸福成为圣约翰事业的殉葬品,而是听从内心爱的召唤回到罗切斯特身边。
尽管此时简爱有了一笔遗产,这时的罗切斯特不再富有、健康,简爱依然选择罗切斯特,因为他们才是最合彼此心意的灵魂伴侣。
简爱是《简爱》这部小说的灵魂人物,她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
一个不幸的女孩,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桎梏,在艰难的处境中自我救赎、逆袭成功,一个并不漂亮的女孩,如何超越世俗障碍,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简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人生范例,激励众多平凡而不甘平凡的女孩勇于探索自我,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就这点来看,《简爱》的价值远远大于爱情的意义。
202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