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在碧落心里已驻存很久了!
自从接触写作,就总有两种声音在冲突。
一方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另一方说:“厚积则薄发,量变而质变。”
认识的写手中,也同样分成两派。
一方强调:天天练笔,坚持日更。另一方回应:有灵感速记录,无灵感不动笔。
那么大家对这个问题又是怎么看待的?
简友话题讨论精选
永无岛童话 :与其说是刻意练习,不如说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逼迫自己专注。把自己那些自认为还不错的想法梳理成文,所以慢慢有所提高,心有所获,喜不自胜。
心技一体:认真练习是所有有技术含量的手艺的必经之路,写作也是一门手艺。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总有人将这些不言而喻的道理包装起来再贩售,这就变味了。基本上,看到“刻意练习”四个字,就有想拒稿的冲动,然后点开看看,十有八九确实是一堆味同爵蜡言之无物的东西,而且一般都是“XX老师告诉我们……”开头的。这些东西,不是中学课上就反复告诉过大家的吗?非得买本畅销书,报个付费班,才能把认真练习的事情重视起来?
还是那句话,讨论写作的前提是一定得先分类。特别是志在写网文、流量文的同学,这种“写作”就是个文案学习,是个熟练的问题,找个专业一点的教程,反复练就好了。要是想理论上有些提高,找个新闻、传播之类的课程学一学,学院里的教程,还是久经考验的。
碧落烨烁:刻意练习可以培养语感,对文字组合应用更娴熟,为了写好一本武侠小说,我曾经把金庸的书,所有动词,语气助词,过渡句,全抄写一遍。
老草:姐喜欢随心随性,这个还真没有,而且觉得没必要。自然的才是最美的。想什么就写什么,文字与我而言就是一种简单记录生活的符号,征文是觉得自己有话可说,而且正好有话要说,仅此而已。不会因为征文而征文。我喜欢随心随性。最近班上的孩子一直在完成两本练习册,一本叫《专项训练》,一本叫《综合能力提升》。是备战中考英语的练习。个人感觉把“刻意练习”换成“特殊练习”给人感觉更有亲和力和说服力。
零露2017:刻意练习提高我们技能,但是要用对方法,有好的导师。我最近练习书评类的文章,昨天看到梅姐姐的一篇。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的世界 总结刻意练习对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给我们生活带来质的改变,成为“练习人”。
老草为此特地写了一篇文章 2017,我们一起|你刻意,我随意
陈緗眠也为此写了一篇文章 我写作从不靠刻意练习,而是读这四本书
经过一天的话题讨论,碧落做了简单总结,对于遣词造句这种需要文字美感为主的文章需要多练笔,对于思想境界为主的文章就强调一个灵感与随性。
不知道你对这个话题有什么想法,可以留言,碧落会把留言中精彩的填充进来,让大家能够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写作。
最后鸣谢谈写作主编驿路奇奇和总管田宝为了活跃谈写作社群活动付出和努力,愿我们简友在简书江湖源于创作,不止遇见。
补充简友讨论精选
陈缃眠:心技一体兄重申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创作的类别问题。在此,应用公文、文案类的东西就不讨论了,只针对“文学”这一概念的写作方式展开一点个人的讨论。我个人认为,简书网99%的文章都没有脱离心技一体兄所说的网文、流量文范畴。就我所知道的签约作者而言,目前只有一位别山举水,有往深挖掘的某些文学式展露。前几天看了某签约作者的连载小说中的一章,大概2500字,竟然出现了6次以上句子相隔很短的重复词语,还是形容词。这对创作过程而言,十分忌讳,找个意思相近的其他词来代替,也比重复使用效果好。楼主文章开头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和“厚积而薄发”,这两个句子实际并不矛盾,也不构成各有看法,它们本来就是创作过程的两个概念。“厚积而薄发”是前创作问题,它指向素材和思维的提升。“妙手偶得之”是创作本身,在这个阶段,说明素材和思维已浑然构建成为一个整体,在搭配、裁割、补充方面已经灵通剔透,自然的创作动机发生了,而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把思维过程阐述一遍,或者按照个人方式再搭建这样文学化的房屋,它是化抽象为形象,把复杂的思维过程弄成直觉可视可感的造型、动作、事物发生各方面,通向思考的深处。什么叫刻意练习呢?我现在不懂,我想它可能指向两个方向,一是文字提升,二是思维提升。它所达到的目的,很抱歉,我并不认为它能在文学艺术领域适用。因为文学艺术在个人选择、探索上极其个性化,刻意这个词我就很反感,它是一种强制的东西,已经背离了思维和文字本应该给人的吸引力。最好的检验是,谁在宣传这类东西,先看他本身的文学造诣,我不知道这些书作者是否在文学上已经获得成就。任何作者如果对人文学科的探索没有兴趣,包括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文化学、人类学等等,他不可能在写作的道路上走远。文末所做的总结,我不太同意,文字的随性和灵性,也是构成文学之美的要素之一。遣词造句与思想境界,这两者并不排斥。康德的三大批判也可以写得富有文学的美感,只不过他为了保持严谨,或者个人长久的学术化熏陶,放弃了这种生动的阐述方式。个人之见,见笑了。
Tooteastein:看到各位大神都表态了,小弟也来说两句。关于“写作是否需要刻意练习”,应先认识好两对概念,一是刻意与随意,另一是文章与习作。刻意与随意,本质上其实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它们中间隔着动机与天赋两个大概念。也就是说你的写作动机决定了你选择刻意还是随意,你的写作天赋也影响你的练习方式。如果你是非功利地写写文章,大可随意而为之,如果想当作家想拿奖想靠写作糊口,自然得多多练习。而在功利前提下,如果你没有“随意”的天才,那就只好选择刻意。在此基础上,刻意练习对应的作品称为“习作”,随意作品称为“文章”。文章重在表达,习作指向技巧。大多数时候写“文章”可能无法确实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因为你满心只想着表达内容),但是有意的技巧练习可以(此时你很冷静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刻意练习当然也是“厚积薄发”的重要过程,厚积不是单调重复慢慢磨,“积”是积累新东西,而不是囤积废品。不过,一个真正完整的写作学习过程应该是“随意——刻意——随意”,第一个随意是粗放的随意,所以“刻意”顾名思义地,就是雕凿“意”,经过一番努力功夫,而成为更高阶段的“意”。这个“意”其实是一种思维能力,专业能力,或者行为模式,总体上是个内化过程,很多人的错误在于混淆了前后两个“随意”(所以说不要老被那些名作家误导,他们的段位跟初学者不同)。这个流程也可以有另一种说法即“瞎写——模仿——自由”,大多数人都处于写作模仿阶段,这个阶段做得是否扎实,决定了写作者能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套路,一下笔便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