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打开手机新闻,看到一个英国王室的消息,我对这类消息平时是有一定关注度,自从看了英剧《唐顿庄园》对英国贵族和王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非常之反感哈利及他的黑媳妇,他妈的,就是一个妒妇。
今天不讨论这些,我感兴趣的一句话是:”午餐时间将是他们之间讨论问题的机会。”这句话有什么可奇怪的?不奇怪,但在我的脑海里立马蹦出了:食不言,寝不语”这句话。这两个的观点是有代表性的,它们又是有对立性的。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种差异和碰撞。
从以上两个资料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餐桌用餐时间是可以讨论问题的,讨论问题当然是要说话的。而我们的圣人告诉我们,”食不语”,吃饭时是不要说话的。西方的”餐桌讨论”现在已渐渐渗透到我们的现代社会,为我所接受。但从这差异的背后我们又能看到些什么呢?
1,用餐时,英国人是放松的,可以在放松状态去交流和沟通。
用餐是,中国人是严肃的,不能在吃饭时讲话,特别是晚辈。
2,英国人放松的用餐状态,让人感觉他们的粮食和食物是充足和富裕的。
中国人庄重的用餐状态让人感觉到,他们对粮食和食物的重视和崇敬,也有一丝的欠缺和担忧。
3,西方家庭氛围的宽松和平等。
中国家庭中”家长制”的威严和对晚辈的态度非常的严厉。
4,文化造就性格,西方人的外向,轻松,平等意识。
中国人的内敛,紧张,不越雷池,论资排辈。
5,西方的”爱”,东方的”家长制”。
胡说这许多,只是个人的一点想法。因为我从自身家庭生活中有许多切身体会,我现在经常会因为餐桌上的讨论,孩儿他爸会对我大发雷霆,拂袖而去。躺在床上,不等你开口可能就鼾声而起。你能说什么,这就是标准的中国人,”食不言,寝不语”。
文化造就性格,一茶一饭见人性。世界之大,充满个色人等。不管怎样性格,以”真,善,美”去对待人和事是根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