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这本书,这是杨绛暮年送别钱老和爱女钱瑗之后,回忆三个人在一起的点滴的一本回忆录。
这本书的名字是杨绛想到的,钱瑗生前曾想以她的名义来写这本书,算是她最后的作品,但可惜开了个头,才草草写了五个短篇,身体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杨绛要她保重身体,她即停笔,从那之后短短时间就遗憾谢世了。她的生命太过于短暂,但是却过得特别充实,从小顶着读书种子之名成长起来的才女,身体却不好,几经休学完成学业,工作后却成为名校教授,她工作之初就立志做教师队伍的尖兵,事实上她的一生都在践行这一点,真的做到了知行合一。可为了不辜负学生,不辜负教师之职,她一直是超常忙碌,超负荷运转的,从来不懂得顾惜自己,从来不懂得休息。直到最后得了骨髓癌在病床上痛苦万分才是她终于能休息的时刻。多么充实的人生,又多么遗憾的孝女,六十多岁走在了老母亲杨绛的前面。
钱瑗死后第二年,钱老也离开了杨绛先生。在钱老住院前期,杨绛有一次做了一个梦,梦到钱老告别了,一下子找不到他了所以大为惶恐,并且把这个梦告诉了他。大约是为了安慰她,不让她体会骤然失去爱人的痛苦,他们开启了一段长长的别离,每天杨绛来医院陪伴钱老,晚上就回去,每天都会告别一次,第二天就可以再见到,一开始还有钱瑗陪着探望,后来钱瑗也住院了,杨绛的心头就有了两个挂念。一头牵系爱女,一头牵挂爱人。在爱女入院治疗后,她们每晚通电话,周末去探望她,每天把钱瑗的消息带给钱老,也把钱老的状况告知爱女。
从钱瑗刚出生,杨绛就一直对她牵肠挂肚,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依然如此。她是她最爱的宝贝,称其为最好的作品。钱媛一直是杨绛的小棉袄,一生陪伴着母亲,几乎没有远离。即使有了夫家,也是隔三差五回到家里看护二老,后来她的丈夫不幸去世,再后来又安了一个家,可是始终两处跑,父母是她心头永远的牵挂。即使在死前自己已经不能进食,性命堪忧的时刻,她心里还惦记着杨绛的饮食。这一对真的演绎了最真挚的母女情。一生一世的爱,永不停歇。
杨绛和钱钟书之间是夫妻之间一生相知相爱的典范。永远的互相欣赏,互相支持,互相抚慰,互相照顾。在钱老眼里,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更是可以一直为他排忧解难的“母亲”,他和爱女就像杨绛的两个大宝贝,天真搞怪,永远的风趣幽默。他们相识于青年,门当户对,婚后一起远渡重洋,在大洋彼岸,相依相偎,一起求学,一起游历,一起读书,一起生活,有了爱情的结晶,钱钟书期待的女儿,长的和他相像,智力和他匹敌,性格也像她,他们仨在一起有无穷的生活乐趣,又都酷爱读书。除了前期抗日胜利前为了生计钱钟书被迫和妻女分离外,以后相聚在一起,便立志“此生只有死别,再无生离”。他们做到了,无论处境好和不好,他们仨始终相依相靠。
暮年的杨绛,只身影单的生活了一段时间,她默默整理丈夫的文稿,梳理他们三个的日常,借着回忆把她们一起的好时光回忆一遍,在回忆里重聚。应该是心酸中也带着幸福吧。
杨绛写道“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不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是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钱瑗相伴相依,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同寻常的遇合。”
多么让人羡慕的我们仨。人生在世,唯情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