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姓氏是怎么来的?姓和氏又有什么分别呢?
我们都知道,原始人时期傍水而居,而对周围河流的称呼,当然取决于大家约定俗称的叫法。
最早的姓也因此而来,比如在姬水流域生活的部落,就姓姬,姜水流域的则姓姜。
而母系社会时期,为避免族群内通婚,因此男性需要从自己的部落去往其他部落进行“播种”,“播种”完毕后再回到自己的部落,孩子则由女性抚养长大。
所以在母系社会中,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生下的孩子,当然要继承母姓。因为姓继承于母亲,所以上古的很多姓,都是女字旁或底。比如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
而伴随着部落人口的日益庞大,领地范围内的资源无法得到满足,多余的人口就需要建立新的部落。
而新部落的“姓”当然也要继承于老部落。这样就无法区分了,于是“氏”诞生了。
有了氏,就可以把部落区进行有效地区分。例如:姜姓去了赵地,就是姜姓赵氏;去了齐地,就是姜姓齐氏。姓也就代表了来源,氏则代表去向。
进入到父系氏族时期,由于男性在生产部门中逐渐占据了主导的地位,“母系姓族便转为了父系姓族,子女从此开始随父姓。
这时的氏又有了职业的意思,姓姜的人,射箭射的好,就可以叫姜姓张氏;姬姓住在东郭,就是姜姓东郭氏。
到了夏商周时期,只有贵族阶级有姓有氏。天子和庶民则没有“氏”一说了。
秦始皇的时代到来后,因为取消了分封制,分封制没有了,自然也就没有了氏。从此,“姓“”氏”合二为一,统称姓氏。
而被秦朝灭亡的国家,他们的子孙的姓主要来源于三种:1.以原姓为姓。2.以氏为姓。3.以国为姓。比如齐国贵族 (妫姓田氏)就发展出了,妫姓、田姓和齐姓。
这就是我们姓氏的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