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了解中国文学史
1、中国近代的翻译文学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1840年左右开始的西学东渐,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是很深的,包括一些字、语法的应用等等。莫言曾经说,他受到西方文学影响在作品中用到魔幻现实主意手法(作品如《红高粱》)。
余华,受卡夫卡和川端康成的影响,创作中具有语言的先锋性,就是突破常规的特点,显得奇特、新奇、夸张而又具有独特的美感,甚至写作读书笔记时会用到翻译文学的语言风格。
作家东西,谈到创作以及散文随笔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他说,塑造可爱的人物,不是文学的任务)
就是因为不断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一些写作的趋势会越来越一致,后期也许会失去中国本土的文学语言,牢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故此,必须了解中国文学发展史。
2、中国叙述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从传统中汲取力量。
例如:莫言,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小说影响,去研究作品。
中国叙述需要中国传统文学的力量,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作家。
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去了解和品位中国文学和历史。
汪曾祺号称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充满人性光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他曾在一次座谈会上说,要写出中国的味道,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学创作,建议年轻作家补两门课,一门是古典文学,一门是民间文学。要了解中国作家、作者,了解中国文学的历史。
二、“中国”
1、由来:“中国”,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上面的铭文。余其宅兹中或(国)(国是指当时的京师,逐渐演变为黄河流域中下游的中原地区的代称。)自之乂yi民。
周代大量使用的“中国”称谓,至少具有四种含义:
a、地理意义上的所谓“中原”地区。《汉书·地理志》曰:“昔周公营雒邑,以为在于土中,诸侯蕃屏四方”。“雒邑”者,今洛阳城也;“土中”者,今中原大地也。
b、政治意义上的所谓“天子之国”。此义源于夏代的“夏”和商代的“中商”、“中土”,相对于东、南、西、北各族的称谓。《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诗经·大雅》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这时的“中国”与“四方(夷)”、“京师”与“四国”对举,表示中心与四邻、天子与诸侯的相互关系。
c、民族意义上的“华夏”民族。至周代,夏、商、周三族逐渐融合为一个民族整体,即:“诸夏”或“华夏”。周代存在着五大民族集团。《礼记·王制》云:“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这里的“中国”,主要指华夏民族。
d、文化意义上的“华夏文明”。《礼记·玉制》又云:“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直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可见,政治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在更深层次上是文化的差异,即所谓“华夷之辨”,还包括文化意义上的“文明之国”。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一词的内涵逐步跨出了中原,继而指代华夏民族整个居住地和所建立的国家。
2、一个观点:中国,在历史的变迁、民族的交融过程中,逐渐变成一个“中国文化共同体”(汉民族文化为基础)。
注意,少数民族文学史不在其列。但是少数民族也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传世,比如《格萨尔王》《江格尔》《玛纳斯》等等。
三、“文学”
1、内涵: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家,文学评论
2、外延: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朝代);
文学与音乐关系(吟诵等等);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和历史的关系(文史哲不分家)。
思考:是不是,经济越繁荣文学越昌盛?
答:不一定。先秦文学,比如孔子、老子、庄子,文学思想高度繁荣,但是那时候却是家国动荡,更谈不上经济繁荣。
另外,当代(1949至今)文学比不过外国文学,比不上现代(1919-1949)文学,所以,经济越繁荣文学不一定越昌盛,二者不是成正比关系。
一般的文学史是根据朝代的更替来叙述。
四、“史”
文学发展是有时间脉络的,结合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事件自有特点。
纪年法:中国的纪年方式,天干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十二地支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每60年一轮。
公元纪年:公元元年是耶稣诞生之年为元年,具体是中国的西汉,这一年9岁的汉平帝刘衎kan继位,大司马王莽辅政。
中国朝代演变:
【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舜禅让给禹,建立夏朝,夏——商——西周——东周——春秋(公元475年)——战国(根据都城的位置来分)——秦(公元前221年)——西汉——东汉——三国——西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
朝代歌
三皇五帝(神话时代)始,尧舜禹相连。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于战国,一同青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