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今天跟往常一样,早晨吃完早饭,趁着还没上班,跟鹏哥拿着篮球去项目部对面的小区篮球场打球。
打了一会儿,来了一波大叔大妈,在篮球架旁边,围成一圈开始踢毽子。
我们玩的是1v1单挑,需要来回跑动,投篮等,篮球一出手,下一步球落哪真是控制不了。踢毽子的大叔大妈已经侵入场地内,我们单挑的过程中,球难免会掉到他们附近。
头一次落到一个大叔附近,我赶忙冲过去把球救了回来。冲过去的时候吓了大叔一跳。“哎呀,你们慢着点。去其他地方打球吧!”
我没看他,也没理他,继续跟鹏哥单挑。
第二次带着球靠近大叔的时候,他又说话了:“哎,看着点行吗,你们慢点!”
我还是没理他。
争吵
第三次,球落到了一个大妈身边,我们提前喊了她一声,球还是蹭了她的腿。大妈着急了:“哎!你们去其他地方玩不行吗?砸到我们可怎么办?”
这真是叔可忍婶都不能忍了,我回了句:“为啥了?我们先来的”
大妈:“你们先来的咋了?我们这么多人呢”
大叔又插了一句,“你们去对面打不行吗,一直就在这边打”
我:“对面框子不习惯”
大叔:“这还有个不习惯?”
我:“就是不习惯,篮球场空地这么大,要挪你们挪吧”
大妈:“我们人多不好挪吧!你们就俩人。”(踢个毽子怎么就不好挪了?)
大叔:“这么不开眼呢怎么就”
我刚想回怼他,被鹏哥劝住了。“别跟他们说了,咱们走吧”在我执意要求下,我们又在这边打了几颗球才走。临走前我用恶狠狠的眼神盯着大叔,大叔看了我一眼就赶紧把脸转到一边去了,哈哈哈哈,气势一定不能输。
这场争吵,并非我们我们得理不饶人,而是我们完全没有理由去给他们让地方。
- 这里是篮球场,不是毽子场
- 我们早他们20分钟就已经来到这里,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可能会被球砸到依然坚持在这踢。
- 从一开始他们的态度就不好。
- 他们一行人都是四十出头的,精气神十足,并非小孩或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 他们不想挪无非是因为他们占的地方有一片阴凉。可我们打篮球也热,也想要在间隙时间能在那乘个凉。他们好意思把我们往太阳地赶,那我们也没必要让着他们了。
从头到尾,说话的一直是那俩人,其他人都是低头踢自己的毽子。我想不说话的多半是能想的明白的,他们就是这普罗大众中的正常人,社会秩序的执行者和维护者。
而说话那位大叔和大妈,就是社会秩序的破坏者。什么尊老爱幼、举止文明、不乱插队等等,从未出现在他们的字典里面。欺软怕硬,以多欺少,倚老卖老是他们的人生信条,只要你不是什么硬茬子,你就得在方方面面都让着他,有福利他先来,有困难你先上。凡事先考虑他就对了。
总结
所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老人变坏了,或者坏人变老了,这事跟年龄无关。只是老年人中的渣子集中爆发在公交车抢座或者马路上讹人。中年人中的渣子更多隐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年轻渣子则是体现在学校霸凌或者各种肆意妄为之中。这一小部分人无时不刻在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着我们小心翼翼维持着的社会秩序,动摇着我们的三观。是他们造成了社会的动荡。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消除这种人的唯一途径,但愿世界上这种人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