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71
卷六·五乱第三十四
3/5
原文:
黄帝曰:何谓相逆而乱?
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原文译文对照:
~~~~~~~~~~
黄帝曰:何谓相逆而乱?
黄帝问:什么叫做相逆而乱?
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
岐伯答道:清净的气血(动脉血)应该在阴分(动脉血管,肤表一般不可见),浑浊的气血(静脉血)应该在阳分(静脉血管,其中浅层静脉血管均在肤表可见)。
营气顺脉,卫气逆行,
富含养分的营气(血液),分布在脉中,顺着脉搏所推动的方向而运行;富含免疫物质的卫气(组织液),分布在脉外,逆着脉搏所推动的方向而运行。
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
如果清净的气血与浑浊的气血相干犯、混杂、彼此侵入属于对方的领域,也就是心脏的二尖瓣、三尖瓣反流突然增加;或心梗、肺炎、肺出血、肺脓疡等、胸膜炎等的急性发作。总之,在胸中动脉血与静脉血相混杂,这就是“大悗”,体现为心律紊乱严重、胸痛等,心中会有极度惶惶不安之感,或极度窒闷且痛。
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
因此,气血的清浊混杂,如果发生在心脏,即二尖瓣或三尖瓣反流突然增加、心肌炎、瓣膜炎、心梗,等等的急性发作,会有心烦意乱、沉默不语、低垂脑袋、静静趴伏的证候;
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
气血的清浊混杂,如果发生在肺脏,即肺炎、肺出血、肺气肿、肺脓疡、肺癌等的急性发作,可见俯仰不安、喘息喝喝有声、两手按着胸部而呼吸的证候;
乱于肠胃,则为霍乱;
气血的清浊混杂,如果发生在肠胃,即肠胃溃疡、肠胃炎、肠胃息肉、肠胃出血、肠胃部致病菌超标、肠道菌群失调、肠癌、胃癌等的急性发作,可见上吐下泻、如同感染霍乱弧菌所引起的证候;
乱于臂胫,则为四厥;
气血的清浊混杂,如果发生在前臂和小腿,即上下肢水肿、上下肢静脉血栓、手足关节处的痛风石、手指或脚趾处骨质增生等的急性发作,可见四肢逆冷、手足冰凉、前臂和小腿肌肉酸软、四肢沉重、手足浮肿的证候;
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气血的清浊混杂,如果发生在头部,即高热惊厥、脑炎、颅压高、脑溢血、脑梗、脑瘤等的急性发作,可见厥气上逆至头、令头部或发冷或发烧、头重脚轻、眩晕昏倒的证候。
~~~~~~~~~~
老黄历择吉,2024.9.20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70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