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哇,我是知一
书名:《只管去做》
✍作者:邹小强
️用时:6h28min
❤️推荐:️️️️️
过去我是一个不喜欢做年度计划的人,因为做了也完不成。
正如书中作者说:年底想想千条路,年初开始走原路。
因为最近在学习时间管理,我真正意识到目标和计划的重要性,所以在群友推荐下看了这本书。
花了6个半小时看完此书,受益匪浅,这是一本实操性及其强的工具书,作者将很多可行性都考虑进去,通过故事叙事手法让人看起来不乏味。
作者说:“对于焦虑者三问,只需要一个走心的计划和只管去做就够了。”
具体怎么做个走心计划?作者以以终为始的方式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落地式的计划法。
它就像飞机落地一样,从俯瞰到落地一共分为五步。
✈️01
第一步:给5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5年)
先是写一封给五年后的自己的信,像飞机高处降落一样,先确定落地何处。
我们需要去俯瞰总的想要做的事情,比如我自己五年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考研、高级工程师等,写信是为了做一个愿景。
调动五感去写,要找到怦然心动的感觉,否则就是三分钟热度,不能长久。
我们如果把山里潺潺的溪水比作执行力的话,那么愿景就是这溪水的源头。源头始终有水冒出来,水流才能得到延续。
✈️02
第二步:制作平衡人生九宫格(1年)
将信里提到的事情分门别类的放在九宫格里,在九宫格里把五年愿景孵化成今年的目标。
用先定义,再计划,后目标的方式。
计划不能“眼大肚皮小”,先计划实现年度目标所需时间为——,一年中可支配时间为——。”
目标制定遵从SMART原则: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时间期限(Time-based)。
✈️03
第三步:项目类目标(月计划)
所有目标分为两类,一类是项目,一类是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周期性去做的一件事,比如说健身的习惯,每周一、三、五都去健身房锻炼。
所谓项目就是多个步骤完成的事情,比如说到台湾旅行,先要请好假,然后准备行程、买机票,等等。
有些目标既有项目的部分,也有习惯的部分,就像人都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
对于项目类型的目标,一边抬头看路,制作好甘特图,一边低头走路,用倒推分解法做出项目计划。
甘特图的第一个作用,让所有项目的进度一目了然。
甘特图的第二个作用,根据上个月项目的进展来调整下个月的计划,提前让你紧张起来,别总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去补。
✈️04
第四步:习惯养成目标(周计划)
习惯类型的目标注重仪式感,制作习惯仪式感算是心里的渴求吧,也算是培养这个习惯的初心。
比如想养成跑步习惯,先把习惯培养卡片写出来,制造好仪式感。
因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要养成几种习惯时,可以用打分方式确定你真正想养成的习惯是哪个。
我们很有可能不能坚持每一天都完成,所以可以像游戏里的一样,给自己三条命,有3次机会不做。
一蹴而就的计划除了难以实现,还容易使人产生厌倦感,最好是循环渐进。
比如我想养成早起习惯,我不能马上要求自己6点起床,我应该先8点起床,适应一周,再7点,再6点。
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做的事情需要养成习惯再看数量,而不是一开始就每一天100单词,而应该养成看英语的习惯之前,先做相关仪式感。
✈️05
第五步:做日计划
列出每日计划,采用4D工作法,2分钟原则来执行。
2分钟能解决的事情立刻去做,授权也属于2分钟之内的事情。
然后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写下来,不论是计划内的还是临时突发的。
接着预览一下所有事情到底是什么事,在这个基础上安排好轻重缓急。
优先去做重要的事情,把不重要的事情和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情放到后面做。
写在最后:
本书喜欢的摘要:
你不是没时间,你是没精力。
你不是没时间,你是没有大块时间。
不是没时间,你是没有立刻去做。
处理好心理,再处理事情。
我们需要低头走路,也需要抬头看路
我们经常会被一些人生选择的问题困住,比如到底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未来自己到底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时候我们就像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该走哪条路,特别迷茫和纠结。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我们总是想要得到一个正确答案,但如果根本没有正确答案呢?
我觉得在这个十字路口,唯一错误的选择就是因为迷茫和纠结原地不动。
不管你往哪个方向走,都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有不同的收获。哪怕走了几步发现此路不通,也是收获啊!
体验突破:我们每天做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重复的:起床、刷牙、洗脸、穿衣服、赶地铁、上班、下班、吃饭、睡觉……
你上次说感觉活得很疲惫,我觉得疲惫通常不是因为劳累,而是因为生活的枯燥乏味。
所以我给‘体验突破’的定义是:做一些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或者有挑战的事情,看看会发生什么。
人生除了活得有意义,还要活得有意思!
仪式其实特别重要,但是大部分人都忽略了。
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一年。
当临时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不是立刻去做,而是和手头所有的事情做比较,永远去做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谢谢您详细的阅读,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