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遛狗时候刷到一个视频,著名主持人倪萍在谈到自己小时候和母亲相处的经历,她用“害怕”和“恨”两个字来描述母亲在她脑海里的印象。她举了几个列子。比如哥哥喝完牛奶之后,母亲用水兑到奶瓶里,她喝奶瓶里的水。哥哥饭后有点心吃,她如果想伸手拿一块,母亲就会呵斥说:“怎么,你还没吃饱啊?”。六七岁时候,母亲出门之前只说一句:“晚上吃面条,你煮一下面条。”而煮面条从来没有教过。所以她的应对方式是,怕而远之。放学回家,看到母亲,都会躲的远远的,靠边边走。虽然喜欢吃苹果,但在家从来不吃。因为被呵斥过,所以在老家,即使成年之后,都从来都不吃饭后点心。自己会抓住一切机会,离开家庭,离开母亲。但即使功成名就如她,也换不来母亲的一句认可。在那条视频的评论里,有人回复说,惊讶于她也会经历如此的童年漠视,即使现在已经60多岁了,还记得儿时的感受。
最近在阅读精神分析的书籍,刚好到克莱因学派,克莱因是英国儿童分析学家,她的童年也被母亲令人窒息的关系所控制,后来又深受失败婚姻的影响,患了重度抑郁,直至遇到精神分析。从患者到儿童精神分析的学者。她后来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偏执-分裂心位。就是说,幼儿会经历“好乳房”和“坏乳房”,“好乳房”充满奇妙的食物并转化成爱,用爱的保护笼罩着他。另外一些时候,幼儿感到受到虐待,痛苦烦恼。他的胃里空空如也,饥饿从内部侵袭着他。那是可恨而怀有恶意的“坏乳房”。这个阶段,幼儿会没有安全感,感觉他人会带来危险和迫害。后来克莱因又提出另一个概念-抑郁心位,是说幼儿有与生俱来的发展倾向,她这时候指导“好乳房”和“坏乳房”不是分裂的,而是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爱恨交加。所以在憎恨母亲的同时,也破坏了美好的一面,仿佛恨自己的母亲也代表消灭了自己的保护着和庇护所,从而产生强烈的恐惧,克莱因称这种罪恶感位抑郁性焦虑。所以如果儿童得到完整的发展,必须相信自己的爱比恨更强烈,能发展出良好的关系。如果发展不完整,成年后问题还会暴露出来。 一个人之所以会产生抑郁性焦虑,是因为他恐惧于自己的愤怒,担心这种愤怒可能对所爱之人造成很大伤害。他倾向于把关系分裂成绝对好和绝对坏。
我自己的经历其实就是如此,忘记是从哪个年龄段开始,能明显感觉到对自己父母是有恨意的,内心始终无法承认这一个现实,非常愧疚和恐惧。这跟我们从小被教导的亲子关系模式有很大关联,后来发现,孝顺这个词在英语里没有对应的词汇,比较相近的是Respect, 而Respect 是相互之间的。后来又阅读《原生家庭》这本书,发现西方世界的人也有经历痛苦亲子关系的人。上周末去参加一个茶话会,闲聊中提起来几句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有一句“尊重他人命运”。有一个人问我,你觉得怎么样就算影响了他人的命运呢?当时我没有细想,直接说,如果要成为父母或者成为孩子的养育者的话,就带有这个使命。脱口而出的话,可能说明我自己对于父母角色的体验是偏沉重的。在我的个人发展里,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接纳父母是个单独的个体,接纳对父母是爱恨交织,也允许自己容纳并表达挫败和愤怒。无条件的爱,我没有获得过,也没有给予过。这是一件那么难的事情。当我们明白了爱恨交加的世界,信任爱比恨多,我觉得认识到这点就可以慢慢治愈自己了。
前天,我参与的研究项目里,报告了一例安全事件,小朋友因为抑郁引起的躯体症状住院了。由此,我想起很久以前参加课程时,老师说的一句话:“所有的父母在生孩子之前,才应该去考试,考试合格了才能生。” 抑郁的小朋友就诊,常常看见时沉默的小朋友,和喋喋不休抱怨的家长。其实有病的是家长,而不是小孩。孩子,是在替他们生病而已。
希望降临的生命能有幸运在被养育之初感受到爱,如果没有这个幸运,希望能熬过痛苦的阶段,直到找到自己,学习爱,感受爱,释放爱为止。倪萍老师在讲述她自己这一段时候,是很平静的,她没有试图去美化这段经历,因为害怕真实存在过。我相信她是因为接纳了,才能平静的讲出来。把生活重点放在自我成长和幸福之上。就像罗曼罗兰说的那样:“真正的勇士,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选择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