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圣诞节我送给自己一份礼物,报名了樊登读书[读出生产力特训营]当时的想法是好奇。因为我平时也很爱看书,但是属于读一本忘一本的那种。并且我喜欢同时看好几本书这种习惯让我加速了遗忘的速度。
还有一点我喜欢按照兴趣阅读,不感兴趣的书几乎读不进去,这导致了知识面的局限性。视野能力总是不能提高。带着这些自己需要克服的毛病与好奇心开始了奇幻的读书之旅。
开营的时候被班级群里的大咖们所震撼,增加了读书的动力与自己主动输出的欲望。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但最终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第一天就顺利的完成了打卡任务。但是估计自己太激动外加习惯了畅所欲言,忽略了群里的要求。每日打卡的要求是下午2点前完成,内容需要按照要求,格式还有300到500字之间。自己兴奋的转发到小组群后被辅导员点名了,因为我打卡输出了750字,勒令要求删减!当时就感觉一盆冷水泼了下来。心里想怎么不能看一下我的读书心得却要卡在我的字数上?因为删减250字等于把我所有的内容都修改了,顿时感觉自己像受了委屈的小学生一样。
在修改的过程中我就在考虑<终身成长>这本书的内容,想成为成长型思维的人第一步就是需要舍弃自己的固有思维,从事情的本身出发去考虑,本来参加特训营第一条就要遵守规矩。制定规则的人都是富有经验的大咖们,他们自然有他们的道理,为什么训练我们3天读完一本书?为什么要求我们每日输出不得超过500字?借此机会训练自己用精简的语言来描述大量的文字。从此后我不但不委屈还严格要求自己精简语言做输出。30天下来大大提高了我的总结能力,对于生活与工作都会是一比不小的财富。
这次特训营还有个意外收获是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去参加讲书人活动。平日工作生活我都不喜欢抛头露面,总是习惯低调的在一旁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辅导员找到我问我想不想参加的时候我还很犹豫,我觉得挺好玩想尝试,但是我对自己没有信心。
后来女儿给我打气说妈妈你声音很好听,努力写一写去试试吧。于是我准备了<掌控习惯>这本书的演讲。我被安排在班级比赛最后一组最后一名,没想到小组赛票数还挺多,还获得了很多书友的支持跟鼓励。这件事我想我会终生难忘,一次突破自己难得的好机会。早些时候我在喜马拉雅录制了很多给女儿读的名著。我想通过这次的经验后我会准备在喜马拉雅讲书。给自己更大的突破,樊登读书的这次活动可能会改变我更多的人生方向。
30天来习惯着每天读书,每天做笔记,每天打卡输出,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书也按照书里讲的方法沉下心来阅读。樊登老师书里写到,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快速阅读,不要打断阅读的流畅性。这一个月来我没有同时在看几本书,而是按照要求完成10本书的阅读进度。大大地提高了阅读速度,也锻炼了自己总结概括的能力。每天在大群里看书友们的输出,揣摩学习着各个优秀的链接。感觉自己像是找到了正确学习的方向,打开了知识输入的大门。这种思维成长应该是很难在生活中遇到的。
经历了这30天后我学会了怎样阅读一本书,怎样完成一本书的输出,怎样记住一本书的要点,还尝试了自己讲书的乐趣。也改了自己自由散漫的毛病。如果给自己结营时一句评价,我会说:这么多年来我终于学会了读书。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