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家的眷恋根深蒂固,有人、有窝、有家就是心安的地方,这几乎是每个中国人思维的范式。每每下班后坐在人潮涌动的地铁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总会忍不住猜测,哪些人正急不可待赶往家的方向?家就象一个巨大的磁铁,牵引着人们始终朝向一个方向。
小时候,爸爸在几公里的一个农场上班,经常早出晚归往返于家和工作地之间。这点距离现在已经不算什么,但计划经济时代的交通极度匮乏。凭票供应的一辆永久牌自行车的铃声,成了爸爸回家的响亮信号。铃声一响,孩子们倾巢而出,象迎接将军一样欢迎爸爸回归。
记忆中爸爸总是披星戴月的奔忙,那时我们只知享受爸爸回家的兴奋,无法体会爸爸的辛苦,人大多经历了才会有感悟。想来那时劳碌的爸爸肯定十分疲劳,但对家对娃的挂念成了常回家的不竭动力。
这段时间原生家庭的话题讨论很火,我大概就是受原生家庭影响的人 ,结婚时根本没有意识到两地分居的不便。有了孩子后虽有辛苦、抱怨,但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我选择了坚守,家在聚少离多中颠簸前行。
我深知一个完整的家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尤其是男孩子到了青春期更需要爸爸提供成长的榜样。偶然一个机会能全家团聚,我在中年期毅然选择了跳槽,期间的徘徊与纠结不经历者无法想象。
人所有的磨难与坚持都是蜕变,慢慢积淀成你的品格与坚强,助你在新的起点成长。工作毫无困难地渐渐适应,然而一直不能适应的是大城市的拥挤与远距离奔忙。来之前同学跟我说,大城市一个小时的距离不叫遥远,两个小时纯属正常。来到大城市,每天在拥挤的地铁来来往往,才真正感受到了奔忙的辛苦与困顿。
习惯了小城市十分钟解决所有问题的舒适生活模式,此时感觉像一只被丢入大海的羔羊在不停挣扎,唯有家是旋转的方向。长途跋涉回到家,看到孩子的开心与快乐,疲惫也似乎会瞬间褪去,感觉唯有家是疗愈疲劳的地方。
孩子是一个不在家睡觉就很难入眠的人,恋家就像一种本能。有一次他问我,为什么只有在家里才感觉睡的最踏实?我想了一下答到,也许是因为你熟悉了一个地方。诚然,熟悉是人进入舒适状态的前提,然而让人熟悉的应该不仅仅是地方,漫漫旅途有了家人的期盼才不会显得漫长。很多人向往丁克的自由,但当周围的人都渐渐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圈时,也难免会渴望家的温暖。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讲述时下兴起的年轻人“旅居”的生活方式。互联网的发明让工作不必拘泥于时间和地点,越来越多人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然而,中国人的“旅居”总会有“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绊,也会有绵绵不绝的“儿女情长”,这是一个民族根植于文化的基因,家永远是归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