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正能量的人
(1)“生”字辈的勤快人
一群年轻人围在周瑆的小轿车旁边。尽管大家都在夸奖他,但心里总有一杆称,在量自己的重量。
“你们光夸奖了,没有知道其中的奥秘,听我老头子给你们讲”和周志晓做邻居的五爷也凑了过来,打断了年轻人们的美言“周瑆的爷爷是我的亲弟弟,我明白我弟弟是个啥样的人。使他的孙子能够开回来一辆小轿车,别看周瑆的爷爷当过人民教师,他的爸爸也是人民教师,不是这两代人有教育能力,使第三代周瑆有钱买轿车,而是周瑆的能力。说到能力,更不是他生来就有能力,而是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第一个字是穷字,第二个字是勤字!”
有人抢着插言:“你也没说对,人家周瑆家里有钱,而且人又那么机灵!”
五爷微笑着说:“正因为周瑆聪明,才从所处的环境中悟出来两个字来,他用这两个字买回来了一辆小轿车。你们谁有人家那么聪明呢?在现有的人群中有比周瑆家更穷的人多的是,谁能悟出来穷和勤是前进的动力?谁还相信用穷和勤能买一辆车呢?穷和勤是通向富裕的一条铁轨,记住了孩子们!你们都要像周瑆学习,会用穷和勤去发家致富,现在政府给了大家那么好的平台,你们不去奋斗,难道等着让人给喂着吃吗?政府等于给有些人喂着吃了,有些人还懒得张嘴,说明了什么呢?不聪明、懒字害了人!”五爷的一段话说的大家蒙头蒙脑。
这五爷是“生”字上他排行老五。是“志”字辈的五爷爷。在周家人里还找不出来第二个这么有能力的人。这位老人就是以勤为本。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结婚比较早。老人十五岁就结了婚。他有十几个孩子。妻子是黄家姑娘,黄姑娘在娘家姊妹中,她是老大。
一般家庭中老大就是干家务活的全包者。他家人口多,家务活更多,把自己累的身子虚弱,到了周家又生了那么多的孩子,身体欠佳,就没有恢复身体的机会,幸运的是,五十多岁了还能伺候自己!十多个孩子是五爷主题操心、照顾。
五爷的老伴儿多余的时间跟邻居老太太们玩纸牌,跟大伙儿坐下来聊天,大家都羡慕他有个好丈夫。
五爷有六大优点:第一,手巧,能缝衣服,能做鞋子,缝新的、补烂的。全家人每年换两套衣装。基本上是他亲手做过去。女士们羡慕他。
他还是道教派的传教人。农闲时候怀念亡人,给亡人用纸做衣服,用纸盖房子,用纸做花圈,比真的还要美观!做马、童男女、做鹿、做鹤,比活的还漂亮!去世了老人的孝子都请他帮忙!
农家用品他都能做上。打背篼、搓草绳,挽牛笼嘴、挽骡马吊扣。修理耧、犁。本村农家人都请他帮忙完成。
挖土窑,做泥活。不但做了自家的,还帮别人。
第二,是勤劳。做完针线活,还要帮着做家务,做饭是老伴儿的。农忙时,犁地是他的主要任务。农家人,要想丰收必须把农田犁好。犁一上午地就够累人的了,可是,他吃过中午饭,又到菜园子里打理,从不歇晌。稍有空闲时间就納鞋底子,他家人口多,每人每年穿四双鞋,他一年納近百只鞋底子,一双鞋底子经过千针万线才能成型。鞋绑子当然是老伴儿的了,两个人真辛苦。后来有更多的孙子,所以他一年納过百双鞋底子。
第三,是忍耐。从哪个角度来讲,他都有忍耐,家里那么多的孩子,争争吵吵嚷嚷闹闹,他不觉得。别人占了他家的物质便宜,他不觉得。甚至于打骂了他的孩子,他不觉得。别人无原则的伤害了他、陷害了他、误会了他,有人故意在他身上发泄、撒气,他不觉得。
第四,担当。兄弟四人,他是老二。他本身家里人口就多,他怕连累其他兄弟,还要把老父亲留在他身边,当然弟弟也在他家长大。老父亲四十来岁就成为单身汉。他没有让老父亲一个人单独过夜,每晚都陪在身边。老人在人世间近百年,是周家湾的第一个长寿老人,乃至在全县也是独一无二的长寿老人。父亲单身后他陪在身边五十多年。
一家人的生活细节全靠他承担,娶儿媳,嫁女儿,娶孙媳,嫁孙女,送终老人。过了那么多红白喜事,从来没有向别人诉说过他的苦衷。
第五,关照。他懂得二十四节气的交替。每年节气交接的时间不是固定的。从而产生了气候变化的不同,对于农作物的影响也十分大。他毫不隐瞒的向村里人转告:今年什么庄稼成,该多种。什么庄稼受气候影响收入不高,应该少种。什么时候种啥粮食最合适?
平时大家在生活当中该做一些事情。都向他请教,哪一天着手比较顺利。看病人的日子,出远门的日子。给孩子们定亲的日子,过红白喜事的日子。
每年过春节,带领大家大年初一出新,确定拜财神、拜喜神、福神的方位!讲一些传统文化,尊老爱幼的一些礼节。
第六,说话幽默。同样的话,他说出来大家就爱听,而且有寓意,就能渲染气氛,使大家高兴起来。闲暇下来,大家都愿意凑到他家里,听他说幽默话,他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给大家讲述一些幽默话。反正就是平常的话语,平常的故事,但他讲出来就是那么吸引人,让人听而不烦,越听越爱往下听。有时候在田间地头坐下来,他也给大家说一阵儿幽默话,听众们都不觉得累,听一会儿幽默话,都有干劲儿了。
每个人都有优点,优点莫过于像周瑆的五爷那么多的优点。虽然老人的优点多多,但是也有缺点,这些缺点都不应该在他身上存在。
缺点一:胆量小。不惹事生非。不说他人的闲言碎语。
缺点二:不爱护自己。吃喝不讲究质量,能吃饱就是一顿好饭。干活儿不注意休息。每当中午卸了地。他也不骑牲口回家。唱着小曲儿鼓励自己。和同行的人一起欢乐!
(2) 引 向
老人既然这么多的优点,那么他的孩子们有没有优点?也就是说,他对孩子们的教养是怎么样的?得挨个儿去了解一下他的孩子们。老人的最大想望就是想让孩子们走出这个没水的周家湾。
大儿子周维文。能种庄稼,养羊是他的强项。
跟父亲干家务,干农活。经营养殖业。具备了老人的所有优点。还比老爹多了一项优点,那就是经常从山里放羊回来,带一捆柴或者说拔一捆草。
他特别喜欢挖黄鼠,有力气、有技巧。到了秋天他们家经常吃黄鼠肉,黄鼠肉可好吃了。总的说来他从来都没有空着手回到家里,是父亲的农业帮手。
他有四个男孩儿。大儿子周志鹏,具备了父亲的优点。儿媳妇娶的是红城水王家的姑娘,热爱劳动,会过光阴,勤俭持家,尊重长辈,热情好客!周志鹏现在也把家搬到了红寺堡马渠,在一家煤矿上班。生活富裕,一家人和睦。
他的二儿子周志成,跟爷爷学习道教,业余时间,跟汪家阴阳传教,主要以开油房为主。儿媳妇娶的是甘肃省环县南湫乡代家洼行政村朱家山自然村,陈家的姑娘,聪明伶俐,举止大方,勤俭持家,孝敬老人,待客热情,是推销员,是丈夫的好帮手。周志成现在把家搬到下马关镇张家树村住家,生意兴隆有钱有房屋。艺德服众,亲友尊重,一家人享受着小康生活。
他的三儿子叫周志勇,以农耕为本,以养殖为主,闲余时间做一些零工。经常和别人合伙包工,每年都有满意的收入。儿媳娶彭阳县姑娘,勤俭持家,温顺贤淑,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重丈夫!
周志勇聪明,精打细算,生活宽裕,达到了小康水平,现在家也搬到张家树村。周志勇家族观念比较强,遇见不公平的事情都会去过问,清明节常和大家在一起给老祖先扫墓。
他的四儿子周志兵,和父亲合家过日子,主要以养殖业为主,闲余时间也做一些零工。年收入可观,在父亲的帮助下,生活富裕,达到了小康水平。现在家搬到张家树村,周维文老两口年近七旬,周志兵主体照顾父母。
(3) 工 人
周维文的二弟周维武。中学毕业后,帮父亲在农业上干了两年,觉得家庭经济负担很重,应该到外面去做点事情。
他的初心想当一名解放军。经过体检后,他的身体不如跟他一起参加体检的人。虽然,没有被录取,但是也没有任何病疾,运气不好的是带兵的人只能带两名,他比落榜了。正在心情低沉的他,政府给村上又分来了两名工人指标,村委会研究决定,首先考虑到周维武是经过验兵而落榜的人,是有志向的青年人,村领导都知道他没有病疾,最有资格去当工人。
于是,他有当工人的机会,通知他去村委会填了报名表,工种是煤炭工人,地点在大武口煤矿。经过审核一切程序合格!半个月后录用通知书下来了。
腊月间,马上就要过春节,周维武有些留恋家庭,松懈的苗头刚一出现,就被积极向上的心态战胜了,外出的机会来之不易呀!又是有编制的工作,工资稳定。想到他去煤矿上班,就是为了经济收入,就是为了帮助父亲排忧解难,为了提高家里人的生活水平。今年在家里过不了年,明年可以在家里过年。过年,年年都在过,何必留恋这区区小事。他冒着严寒来到了煤矿,干起了地下掏煤的工作。每月工资还可以。从穷家里出来的孩子,又是有家庭观念的人,舍不得花掉一分钱。把每月工资如实的给家里留着。
那时候村民们分粮食,按三七开,劳动日占三分,人口占7分。他们家人口多,劳动力少,分得粮食多。劳动日少,分的钱就少,粮食分多了,就必须找差价!他知道工资的用场就是给粮食找差价。一年的工资被找完差价,也剩不了多少钱,家里人穿穿戴戴还得用钱。
弟弟妹妹逐渐长大了,家里的劳力一年比一年多。周维武给自己存了不够多的一部分工资,现在自己手里也有钱了,逐渐的变成了“富豪”,就在他心情好的时候,母亲得病了。
母亲生的孩子多,随着年龄一些疾病都找上身来,他又把母亲搬到大医院治疗,把自己的一点积蓄正好花完,母亲的疾病也治愈了。他高兴的说:“只要母亲的病治好了,钱花了是小事儿,继续挣!”
他娶的妻子是郭大湾行政村袁家的姑娘袁廷芬。本来袁廷芬跟周维武按辈分来说就不能成为夫妻。她比他小辈份,可是也没有直接血缘关系,只是串接亲戚而已。他的堂叔姑姑是她堂叔舅舅的妈妈。不光是他们两个人没有见过面,就连两家大人也互相不了解,谁家有帅哥,谁家有漂亮姑娘,也就是说没有接亲家的这个概念。可是他们两个人就偏偏的成为夫妻,也许是天生的一对鸳鸯配吧!
有一天,袁廷芬陪妈妈要去舅舅家做客。路过周家湾,正好是中午,赶上农田里干活的人,收工的时刻,妈妈骑的毛驴被老鹰给惊了,把妈妈从驴背上摔了下来,伤势严重当时就不能站起来,一只胳膊直接动不了,估计是伤骨头了。正在束手无策的她,恰巧周维武的父亲收工回家路过,遇见了她娘俩。周维武的父亲认识袁廷芬的母亲,她的母亲称呼他的父亲为表叔。虽然,两个人多年没见过面,但是,两人互相不陌生。因为,小时候都在顾新庄上庄院是邻居,是在同一个环境中长大的人,偶然间遇上了格外亲近,况且她的母亲当下又在难中,他的父亲不能不管呀!于是,毫无犹豫的就把母女俩接到家里,找来会接骨的弟弟给治愈。当时就止住了疼痛,娘儿俩就在他家里住了一个月。
她的母亲为了感恩,就把女儿许配给了周维武为妻子。
当时周维武没有在家,还在大武口煤矿上班,根本没有想到天上掉下来一个林妹妹,正好在他的家里,并且无原则的同意跟他成为夫妻。周维武对家里人关心,孝敬父母,自己吃苦、受穷,这些善良举动,也许感动了上帝派来了神仙,给他送了一位贤淑的妻子。
周维武为了报答父母的一片好心,和袁廷芬结婚以后,决定自己一个人去煤矿上继续上班,把妻子留在家里帮助父亲和弟弟们种庄稼、做家务。
周维武常说:“他娶了一位好妻子,是前辈们行善积德得来的,爷爷奶奶善良,父亲母亲更善良!”
他说的这些话也有道理。人在做,天在看,只要做善事,总有好的兆头。和她这对婚姻足以说明,这是巧遇,还是行善积德得来的。
周家湾里有多少人从农田里收工回家,都要经过这条路口。其他人就没有遇着,就被他的父亲遇着了。
如果说其他人遇着也不可能有婚姻这一说。因为,根据袁廷芬的年龄来说,周家湾哪家也没有年龄合适的人选。
两人的婚姻很特殊。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很特殊。夫妻俩一个在天南,一个在地北。两人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只有在过年期间,他才能请年假回到家里探亲。
古人云:“树大必分枝,人多需分家!”周维武的三、四弟也长大了,成家立业。他这才带着妻子、儿女离开了周家湾,来到了大武口,建设了家园。她这才主持了自己的小家。
袁廷芬是一个贤妻良母。丈夫把他留在周家湾,跟一大家人在一起过日子。她从没有一句怨言,没有出现过一次不良行为来抵抗家人或者刁难丈夫。关爱爷爷,孝敬公婆。顺应弟、妹,团结哥嫂、弟妻。热情面对每一个不是血亲胜是亲人的面孔,家庭气氛热情充满活力。是这个家庭的主要做事人,每顿饭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让大家吃饱。没有私心,以我为荣。家务活儿领先做到底,以整洁为终点。笑意永远挂在她的脸颊上,对每一个族人都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多年来,她,在周家湾没有得罪过任何人。
有一年,在工地上丈夫的妹妹被土打坏了,当时从土里刨出来的时候,人整个被自身的血液染红了,而且衣服比血全渗透。袁廷芬猛扑上去,抱住妹妹放声痛哭,邻居们才看到她的一张哭面容。在这个场面上看出来,她是一个真实的菩萨心,现场上没有第二个人敢到受害人的身边,而且把受害人紧紧的抱在怀里。平时,那么乐观的一个人,顿时哭成了个泪人儿,她没有怕即将要断气人的血染到自己身上。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即将死去人的血染到其他人身上,那个人一定会有灾难的,可是袁廷芬没有害怕。她还大声喊,请大家想办法救妹妹的命。现在看来那个传说只是一种解脱。她现在活得更加快乐,家庭生活水平更加高!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从她的整体上看,就不像是一个年过花甲的人,而近似于少女的状态。
现在他和她完成了做父母的任务,孩子们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他们俩在一起,高枕无忧享清福!
(4) 解 放 军
周维武没有当上解放军,他三弟周维军园了当解放军的梦。
周维武比周维军大好几岁。母亲生周维武两年后,紧接着又生了龙凤胎,过了几天,女孩子腰折了,男孩子被舅舅抓养。民间有个不科学的经验,龙凤胎只要夭折一个,另一个就要过继给别人,如果不过继的话就不能存活,为了让这个男孩活在人世间,父母亲只好男孩过继给舅舅。
两年后母亲又生了一个小男孩,大人没有照顾好,也正遇上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命短了。
又过了两年,母亲又生了一个女孩儿算是他们家里的长女,后来在工地上出了事故。
时隔三年,母亲才生了周维军。周维武当工人那年,周维军才九岁,读小学三年级。家务活和农田里的活计全靠父亲和大哥。周维军初中毕业后。虽然力气没有多少,但是,个头长得蛮大的。分担家里一些他能干的活计。找野草、喂牲口、犁地全能干,减轻了父亲的一大部分压力。
周维军17岁那年,替父亲去同心县河西河草沟村平田。工地上分配下来的任务,根据他的年龄来说是有点儿多。虽然,花的时间长,但是,也能够按质量完成。十八岁那年他的个子已经长到了一米八,村民们都说这是个好兵苗子。把周维军的心思给说动了。他一心想去当兵。由于家里劳力紧缺,父亲不想让他去当兵。为了照顾他的情绪,父亲只好允许他去体检一下身体。没有想到的是比带兵的给看中了他的身材。
他被第一个录取了。他到部队,被分到后厨帮厨,这一帮就给帮上瘾,他最喜欢的工作就是做饭。当了三年兵。做了两年半饭。家里实在缺劳力。服役期满,他申请复原。
周维军生来就是帅哥级别的人,在部队三年好吃好喝,心情宽敞,无忧无虑,变得更加帅气。
回到家的第三天就去拜访舅舅,看望一下姥姥。舅舅一家人非常高兴,特别高兴的人是他的表妹黄永芳。
黄永芳芳龄十八,长的漂亮。周维军满打满算二十岁,两人一见钟情,在黄永芳的奶奶撮合下,两人恋爱了。他的父亲考虑到家里缺劳力,就跟周维军的舅舅商量给他们两个人举行了婚礼!
小两口恩恩爱爱,同心协力帮助父亲做农活。本来家里人口多,劳力实在少,现在三个妹妹两个弟弟都上学。母亲又是个残病人。父亲年过花甲,已经从农业上退下来。大哥人口也多,就把大哥分出去另立门户,过自己的小日子。二嫂还算是家里的主要劳力。现在有周维军夫妻俩,家里的劳力一下挣多了两个。
周维军喜欢交朋友,当兵以前他交的朋友见他复原回来,大家更愿意接近于他,农闲时跟朋友们聊聊天,看看手相,算算命,还帮别人讲迷信,解决心理疾病。
他觉得和朋友聊天,要有新鲜感。每天都在一起聊,话题毕竟没有多少新鲜感来吸引人,只好编一些故事闹着玩,没想到他的举动到还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后来就把他吹捧为什么法师,远近闻名。有些人有心理结节,辩清有难,就请他去讲迷信,他根据当事人的言谈举止,了解对方的内心活动。采取一些比较适应人们相信的迷信动作,解决当事人的心理矛盾、心理疾病。用他的话说:“他并没有得什么道,也没有跟什么师傅学习,不知道说出来的话,为什么就遇当事人症状那么巧合!他每说一句话都没有加思考,也没有加自己的用意!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为什么能说出这些话来,会用那些方法呢。为什么就能解决问题?”
后来,二嫂的人口占全家里人口的五分之三。二嫂这才分了家,去大武口,过自己的小日子。父亲也退居第二线,至多能替周维军犁一上午地。周维军也逐渐的不去接成那些无稽之谈的事情了。一心料理家庭。
他帮助朋友排忧解难的时候,家里的活计全靠黄永芳完成!她对这个家忠心耿耿。她不只是看上了他,还是尊重婆婆妈。因为婆婆妈是她的亲姑姑,估计两方面的因素都有。她不但干家务活,干农活,实实在在肯出力,而且对妹妹弟弟十分关心。弟弟妹妹上学,忘记带干粮时,她都要亲自去为他们送干粮。学校离家又远,她放下家里的活计,跑步到学校送一趟干粮。她的为人,公公、婆婆看在眼里,丈夫疼在心里,弟弟妹妹感激无穷!“谢”字能写一辈子!
他和她忠实厚道,无私劳作。感动了一辈子不操心的老爷爷。爷爷不是他们两个人的爷爷,而是六十几个人的爷爷,爷爷就偏向他和她。
爷爷九十二岁那年,还为他俩暴打不平,无论是谁,只要无原则地占用了他俩的财产,爷爷绝对不放过,非要跟人家理论起来不可。哥们儿妒忌他俩,又羡慕他俩,他俩的为人只得哥们儿学习。
弟弟们成了家立了业,妹妹们都出嫁了。老爷爷与世长辞。他和她这才带着父母、领着孩子。在小弟的帮助下,离开了缺水的周家湾,来到银川新城落了户,过起了自我独立的小家庭生活。
四个孩子都上学,她做了清洁工,他承包建筑工程。每年收入几十万。每个孩子都有一百多平米的楼房。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
(5)农 民
四弟周维信毕业后,干完农活,业余时间跟父亲学习道教学术,跟他一起学习的还有侄子周志成。学业成绩他高于侄子一头。侄子不经意间受到到爷爷的指责,他觉得父亲望后代成龙心切,这样会把爷爷孙子的感情拉大了距离。为了让侄儿心情好,一心接爷爷的班。为了让父亲不以他为参照物而对孙子加以指责,他决定放弃了学习道教学术,认真学习了农业知识。农业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家里也增添了农用车。姐姐们也都出嫁了,家里有三哥三嫂完全可以完成任务。他觉得可以从农业上脱开,另找一份工作干。于是,带着妻子来到大武口煤矿安了家。在二哥的帮助下,在煤矿上班。业余时间做捡煤生意,加班装卸车。收入相当不错,拿出一部分资金供养五弟上学。其他经济做为建设家园用,他建造了四合大院。有几十亩枸杞地。这才把父母接到他身边养老。家务活和枸杞地全靠妻子打理。
周维信的妻子和黄永芳是同乡又是邻家,是赵家的姑娘赵丽颖。黄永芳是大姑娘时,赵丽颖是小姑娘,虽然,两个人不在一个年龄段,玩的档次不同,不常在一起共事,但是,毕竟是邻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一个大院的人,生活习惯大致是相同的,环境影响也是一样的,两人诸多方面都有相同之处。赵丽颖给周维信做媳妇儿,与黄永芳分不开。黄永芳了解赵丽颖,这才牵线,使他们两个人成为夫妻。黄永芳这样做,使她和赵丽颖,从原来是邻家,现在成一家人。
赵丽颖这姑娘论长相有长相,论身材有身材。论能力有能力。农民出身,做家务,种农田,有技巧,有经验,独当一面。红色老区人思想觉悟高,传统观念强,热爱生活,孝敬老人,关心家人。公公婆婆特别喜欢她,弟弟尊敬她。
虽然弟弟和弟妹现在都参加了工作。弟弟在政府上班,弟妹在完全中学上班,也有了自己的家。但是两个人到周末必须回到周维信和赵丽颖的身边,度过短短的周末。四个人玩扑克,有时候把吃饭的点儿都错过了。如今哥儿俩始终没有分家,赵丽颖和弟妻就像亲姊妹一样。哥哥嫂嫂有诚心、有爱心。弟弟、弟妻有感恩之心。
老父亲高兴的说:“老天爷给他使了两对好儿子,好儿媳!”
老父亲给他们照样打理菜园子,供应几家人的蔬菜。
赵丽颖利用业余时间养几头大肥猪,供应几家人的肉食。
和平之家,周家湾里走出来的人,唯一这么和睦的两家人。
当年周维信拿出一部分资金帮助弟弟读书,现在弟弟的回报是:给哥哥买了一套一百五十六平方米的楼房,还送一辆豪华轿车!
弟妹把哥哥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教育、抚养。使孩子都搞不清楚,哪一个是生他的妈妈,是赵妈妈还是彭妈妈?
一个有正能量的人,不光是他的儿子和他的女儿有正能量,娶来的媳妇儿也是有正能量的。当然孙儿孙女更不用说,更是有正能量的。目前,一大家人都在银川住家。个个都有楼房住,人人都有小轿车,每顿饭都有几个菜。
在周家湾那时候,周瑆的五爷就是最喜欢搭理菜园子的人。在银川没有园子可搭理,老人发现四儿子周维信住的隆湖大院,可以开发一块园子。便来到四儿子家,专门打理菜园子,为几个儿子提供蔬菜。如今,哥儿几个不用上市场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