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是离生命终点最近的人,但小周庄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如同老树发芽,身子骨看起来依然年轻。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农民独有的特质,毕竟在城市里,我时常看到年纪轻轻的老人,就已满身无力的颓态,有的甚至坐上轮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但我见过的小周庄老人,有些即使80岁了,还能扛麻袋,上房顶。
我能记得的,小周庄第一个去世的老人,是村西头,一位80多岁的老头。他家养了条和我一般高的大狼狗,有天那狗突然疯了,他和狗打了一架,虽然打赢了,但他被狗咬到,隔天死了,狗也死了。
他很快被土葬,据说死前他还在田里套马犁地。他这一生,应该是没能过上一天好日子,历经洪水或干旱的天灾,也见过战争和饥荒的人祸,没吃过几顿饱饭。哪怕他多活十年,等到他儿子家那时发达了,他也能跟着享福,算是苦尽甘来。但他偏偏养了一条疯狗,来终结他劳苦的一生。
他的儿子孙子,后来还是一直热衷养狼狗,很凶的那种。
那疯狗很快被宰了,变成熟食。徐州以沛县为首,周边各县自古有食狗肉习俗,狗肉的确是一道美味佳肴,小时候家中来客,时常要煮上一锅的。这也导致各个村庄偷狗贼一直很活跃。
那老人的儿媳妇,挨家挨户送狗肉,我家也收到一碗。
那碗狗肉喷香,极香,我站在碗下抬头,吸一口气,香到鼻腔和胃里,我家那时家境尚可,各种吃食并不短缺,但我还是被那独特的异香,深深打动,但又隐约觉得这狗肉不能吃,毕竟狗是杀人凶手。还好阿妈是个谨慎的人,说疯狗肉还是不要吃了,免得吃出毛病来。
后来,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有个老人永远离开,或老或病,寿命到了极限。
除了生病,他们最怕的是冬天。冬天他们怕冷,害怕熬不到来年春天。徐州地处淮河一带,算是南北分界点,再往北的城市,都有暖气,再往南的城市,气温高了七八度。生长在这分界线的老人,冬天里御寒得靠忍着受着,屋里屋外无温差,生个暖炉也是杯水车薪。
早先离开的老人,没能等到后来条件好了,没能享受到空调。
对老人来说,还有什么比数九寒冬,躲在空调房里更幸福的事呢。我爷爷自从装了空调,这几年最冷那几天,几乎就没出过屋子。
我对很多老人印象模糊,他们的共同点是还算高寿,发须尽白,身材都萎缩了很多,还有便是,不停地劳作,不曾安歇。
要说他们最大的不同,倒不在于贫富差距,毕竟大家都差不多穷,而是在于子女的不同。不论贫富,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完全取决于子女。
子女有孝心且富裕的的,老人便能好吃的不断茬,心平气和,安享晚年,子女有孝心但穷苦的,老人也不缺衣食,不缺住所。
还有一些老人,非常不幸,子女纵然富贵不差钱,但良心被狗吃了,不仅不给老人衣食,还会撵走他们,他们只好在村子附近的野外空地上,重新筑起简陋小屋,自力更生。
那片空地,是村中通往墓地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