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有名的词、代表作,如《念奴娇》、《水调歌头》、《江城子》等,都太为人所熟,所以这次选两首名气稍稍小点,甚至有点“生僻”的东坡词,放到一起一一就像小胡同儿里,小板櫈儿上,读读东坡,和他聊聊…
定风波
[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放声吟咏。
芒鞋:草鞋。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临江仙
[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此词即是由东坡雪堂夜饮后归临皋作。
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 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
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夜阑:夜尽。
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hu),绉纱。
苏轼谪居黄州时期,是他的思想情感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乌台诗案,第一次给了他这么巨大的打击。任何一位不朽的诗人,其情真,其心诚,都是超乎寻常的。遭遇打击之后,内心的百转千回,也非常人可以想像。排遣内心,只能靠自己。所以我们看到的苏轼的形象,常是孤独、孤傲的一一天性使然。读着《定风波》,透过那些“莫听”、“何妨”、“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语也无情”等词句,我们分明感到他内心的苦楚一一让人心疼…所以我说:再豪放的词人,内心也是婉约的。如果感受到了这些,你会更容易理解他的《临江仙》了…
是的,这就是他的“日记”。有一点要弄清楚:无论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还是“江海寄余生”,都并非意在遁世,而是要收拾精神,自作主宰,超尘脱俗,胸次高朗。
还应看到的是,苏轼善于从寓有诗意的生活中,提炼出某种富于启示的人生哲理,从而在精神上克服逆境,从生活中寻求精神支持和汲取精神力量一一这应该是我们要学,且可能学到的地方。
2019.4.16.己亥三月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