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 城南》
寥寥几笔也不能概括所见所闻,正如名著也不能轻描淡写。
春运期间要说最忙,返乡的旅客,归来的游子,热闹的就是交通,也有不少人网购,再有就是快递了。
我满怀欣喜跟着父亲去China fost 本想着去忙一阵子,可成想丝毫不比寒假工轻松多少,对了重点本就不说有多累了,直接去往城南吧!
第一次去城南,城镇千篇一律,集市看着琳琅满目,有卖对联的,红灯笼的,等等,我觉得最美的乡镇就是那些古镇了,吴城那个地方初来一个高大牌坊耸立,给人一种蔚然成风的气势,显得自己矮小许多了,越往里走道路显得越有些狭窄了,仅能容得下中小型的货车,路两旁的酒馆,饭店,颇有古风之韵,映射着江南小镇。
到了尽头有个上坡,不少行人走过,连带着乡野之气,透过窗户有些喜欢乡村气息,沁人心脾的那种熟悉感油然而生。
再有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渊源长河流淌着历史的光辉岁月,沉寂在这世间荒芜,不得不说隋炀帝杨广,史书上说隋炀帝这一暴行成了昏君,为了下江南鱼肉百姓,另方面并没有说全,他加强了南北交通枢纽,让两岸百姓生活成了鱼米之乡,事情两面本就褒贬不一,既不能否定,也不能肯定。
过了许久父亲又指了指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小公园,“那是韩信漂母墓”,当然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也多亏有了韩信等人的帮助,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当年一饭之情的漂母尚且在世,一掷千金以报当年恩情,中华民族早在几千年前就是不忘本,传承者非史书,乃是精神的载体。
码头也展示了当年航运的发达,千帆待发,现代机械化比古人人力进步许多,可见人类的惰性推动了科技前沿。
不由得转站各个乡镇,看到China fost 就会发起一个问题,父亲怎么知道各个乡镇的具体地点,这摸索要好长时间,巷子七通八达,真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要找清楚这么多镇子的各个据点不少于三天两头肯定记不住的。
天已经接近黄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个乡村人多了份疲倦,再走出最后一站天都黑了,还好有着音乐,独据这乡野,解了黑夜疲惫。
不禁耳朵旋律起来,着了夜的梦,困了的人,让所有的身心,灵魂安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