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互致成长》在简书平台发表后,自我感觉还有两点思考想与简友分享。
小麦、稻谷各自收仓后,生产小队的风车也就自然地闲置下来。不知是出于谁的主意——各自用力摇上三圈,放手,看谁能让风叶保持更长的旋转时间。这是小伙伴进行的风叶空转的竞赛,其间除了出蛮力外,有无技巧,当时的我还真的说不上来。而今想来,技巧还是有的,那就是给风叶逆时针倒转半圈,然后改成顺时针方向进行加速度。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乐子。但对忙于写作的人来说,这样频繁地进行空转,不能说有害,却有重复制作之嫌。因此,我向简友说的第一层意思,就是尽可能减少空转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新鲜的素材。举个例子,一位以纪实文学见长的老作家,在美篇上都发表些新闻类作品,虽然点击率也有百千计,但最近几年拿出的作品堪称有分量的比较少。
人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会被许多传统习俗所牵累,也会被各种意想不到的思潮所影响。同样是拜年走亲戚,有心人能在处于不同层次的亲戚身上了解到伤与悲、苦与乐。彼此若能交流到位,可以从中了解他们的应对的办法,也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面对亲戚中的倾诉者,我们最好不要身处事外,一走了之,应善于倾听善于了解其中最好最现成的解决方法。同样的,每日每夜,每时每刻,网络舆论皆扑面而来,最好能去看些充满正能量的文字,实在需要了解当今社会深层次的矛盾,也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自己的主体意见,而不能被作者的想法带偏。因此,我向简友说的第二层意思,身处社会乱象中,要站稳自己的立场。负能量吸收多了,笔下的文章也会蒙上消极悲观的情绪。
其它,什么“一年之计在于春”“没有春耕,哪来秋的收获”,这些老掉牙的陈词滥调,我就不想多唠叨了,不然,又会给简友带去“空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