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身边有人坚持学习英语,自己也开始学,学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什么变化,于是草草收场。看到周围有人通过读书写作实现了人生的跨越,于是也开始读书、注册各种写文章的号,激情满满地开始码字,码了一年却发现自己文章的市场反馈仍旧不佳,于是又开始怀疑或许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是这个。又回到从前那个混吃等死的模式,直到下一个刺激点出现。
有人说一切成长都来自不满和渴望,只要你还不满足于现状,那你就永远都有改变的理由。你无法变成你注定要成为的样子,直到你第一次发现自己对当下所处的情况感到不满。
改变难吗?难,因为要不断突破我们的舒适区,而且可能还会伴随着诸多的质疑和不理解。对于改变和个人成长,我们通常会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即先设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然后一步步地在此基础上自我提升。这样的“婴儿式蹒跚学步”注定短期内看不到成果,但如果方法得当,并且保持刻意练习、及时复盘的习惯,结果一般不会太差。
励志思想家厄尔·南丁格尔曾说过,如果你每天拿出一小时的时间研究任何一个话题,天天如此,那么5年后你就会像这个领域中的任何一个专家一样博学多才。它又一次表达了一贯性和意图性会给你带来成功的理念。要想不断精进自己、成为行家,长时间的刻意练习必不可少。
成长就是要不断地走出舒适区,设定目标并每天自律地实践起来,抛弃一夜成功的想法,踏踏实实地积累进步。
不要假装很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