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共性[41]人生十二苦(四)

        8、忧愁的愁,这种心理迹象、心理活动,我们观察过没有?比如,前几天我们面临着国学班的问题,我们也发愁、忧愁,这就是我们的苦。
        9、悲伤的悲,这种心理迹象、心理活动,我们观察过没有?比如,当亲人离我们而去时在那里哭,苦不苦?那么,父母对孩子未来的发愁,从愁到悲会有一个过程。当你认识到“愁”以后,再想到“悲”你就不愁了。为什么?至少孩子还活着。
        另外,有些修行人想开悟,整天都在琢磨,不一会儿就开始发愁了。因为什么法门都修了,该努力的也都努力了,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最后怎么办呢?坐在佛前,悲哀的哭、无奈的哭,这就是“悲”。
        10、在人生的过程当中,除了愁苦、悲苦,还有一种苦叫苦苦。那么,苦苦是什么?通过身体碰触而感觉到不适应的、不舒服的,都是苦苦。比如,大家位置坐得比较紧凑,身体难受,想挪也挪不开。身体方面产生的不适应,从而影响心理的苦。又比如,国学班的老师,上课时,孩子不听话,你坐在前面,打也不能打,骂也不能骂,说了好几次孩子还不听,在那里闹。这种通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不适应、不如意的、不舒适的,这是苦苦。
        11、忧苦,是忧心忡忡,忧愁、忧虑。我们在山上,这种心情有没有,这种心态有没有?
        12、恼,恼是郁恼,含有绝望的意思。
以上分析了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愁、悲、苦、忧、恼,这里总共有十二苦。


【文章来源】:《佛法修学基础导读》
【讲述】:东方先生
【缘起】:

佛法是很平实的,仅是告诉你人生宇宙、生命的真相。佛陀所说的法,都是针对生命价值的当下,解决当下的生命冲动,令众生离苦得乐。

我们真的认清楚自己内在的问题吗?我们所执取的是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吗?过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追求的是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吗?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谁能雷震诸佛音声,谁于生死睡眠之中,而独觉寤唱如是言。诸众生常为烦恼重病所缠,谁能于中作良医。”能闻此解脱的法,皆是有大福报之人。

修行,欲待了时无了时,此刻休去便休去。

【公益免费课程】:《佛法修学基础导读》、《心住非家》系列、《缘起止息》系列、《古仙人道》系列、《荒漠甘泉》系列、《印度佛教史》......

【咨询信息】:为方便大家共修佛法,全国各地均有读书会,供各师兄线上线下相互学习交流,您若有缘,可站内发简信或邮件联系:88624948@qq.com。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set方法和get方法 set方法 作用:用来设置成员变量,可以在方法里面过滤掉一些不合理的值命名规范:方法都...
    亦晴工作室阅读 4,306评论 0 0
  • “不好,辰宇枫,你快放开她,她是吸血鬼!”凉夜说道,然后想用自己的血喷到叶子身上,却发现叶子一个转身,已经咬住了辰...
    蔷薇下的阳光阅读 3,017评论 0 1
  • 今天是我从过年到现在运动的第一天。 过完年后,自己一直很颓废,感觉干什么事情都没有动力。工作是草草了事,没有想...
    木南Ruan阅读 1,547评论 0 0
  • 我被中伤了,最近火爆的人生标配文,我对照着看,发现自己一个都达不到,26岁前生一胎:呵呵,我能不能结婚都还不一定,...
    扭去阅读 4,396评论 4 17
  • 这仿佛说出了中国父母普遍的但是错误的认知: 过了坎儿,一次做到,就是永远做到。 事实上,教育之所以非常非常的难,那...
    信时光阅读 9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