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会经常听到这样的事情,某个朋友大学所学的专业方向是当初父母帮忙选定的,毕业后找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也不喜欢,工作几年后,过的并不开心,工作也不见起色,他把这一切的结果都归因于当初自己没有选好专业。
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高中毕业选专业的时候我觉得我有学中医的天赋,但因为家人担心年轻中医不容易被信任,赚不到钱,所以选择了学更接地气的人力资源专业,但是上大学以后才发现这个文职工作的收入天花板这么明显,转而想去做销售,结果因为承受不了收入不稳定的焦虑和业绩压力,什么钱也没赚到,又灰溜溜的跑回去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一路从小白做到管理岗。
相较于我及时止损回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中扎根做出一点小成绩来说,现实中更多的是另外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不愿意花时间精力投入,总想转行,但迫于生存压力和内心对新环境的恐惧而不敢改变,在痛苦中挣扎。一种是头脑一热跳槽换行,之后发现不合适又继续换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自己不再年轻,也没有学到什么本领,向生活投降。
那有没有第三种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方向,全情投入,获得自己想要的成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怎么样找到既喜欢又靠谱的职业方向呢?
一、掌握主动权,我的人生我负责
职业定位的主导者是我们自己,我们决定我们要去往哪里,而不是把决定权交给别人,所以我们要主动进行选择,抱有对自己人生负全部责任的态度,这样我们才会认真去探索自己职业方向。
二、怎么选择个人职业定位
有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职业,我常常会羡慕这类人,因为他们是如此勇敢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常常在工作时很开心,但是缺点是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很可能不赚钱。
有的人会根据赚不赚钱做职业选择,比如有的人跳槽只看工资一旦薪资有上升就换工作,或是一些商人主要以项目能不能赚钱作为主要评估依据,这样的好处是有时候确实能赚点钱,但是不长久。
有的人是根据周围的人做什么来决定自己要做什么,比如我有个同学因为家里很多人当老师,他也去做了老师,好处是进入圈子容易也比较稳妥,但缺点是自己不一定喜欢而觉得乏味。
有的人是根据自己的使命感选择工作,这背后大多有一颗助人的心和愿景,比如我的一个老师从稳定高薪的岗位离职创业做线上教育,好处是在热爱的事情上走下去动力十足且不觉疲惫,但缺点是会遇到很多状况对你进行挑战。
这些做职业选择的依据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那么要如何进行决策才能够更靠谱呢?是全部考虑还是采用其中一种呢?怎么样才能够找到既喜欢,又有发展,能赚钱,还有意义的工作呢?
三、科学靠谱的职业定位方法-霍兰德职业定位理论
如果我们选择与自我兴趣相对匹配的工作环境,能够更大程度的增加我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而霍兰德类型论,将人的特质及工作环境分为六大类型,从自我出发,通过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等因素来进行工作环境、职业类型匹配,不但可以增加我们职业目标的选择性,同时可以辅助我们更好的去进行职业选择,是比较科学和靠谱的方法。
职业定位,是每个人进入职业生涯都会遇到的问题,而科学的选择方法,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体验,对自己的了解,也可以让我们在前行的过程中更加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