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风的时候,我正在东城河南岸、光孝寺北门的,车里边儿,车身摇摇晃晃,要知道,它是停着的。
交代得这样啰嗦,是有原因。
在小城20几年了,第一次,这样安静的,在有点微雨的时候,扫视这两个熟悉的名字所处的地方。只要是小城的人,大概没有不知道这两处的。我也知道,却从来没有停下来看过。
能来,是因为海死党昨儿问“本地早茶哪家强?”,我下意识回复是不是已经到这儿了?“没有,打算明天”
非必要不出门的警报,在各路信息里肆意,她非要出门儿,必定是有原因。
后来因为一些时间差,决定中午在素食店碰个头。
托她的福,我就第一次到了这个能食素的地方。以前是不知道的,也没想过会去了解。又涨了知识了。
替家人寻医问药,是这几年海死党的常态。所以可想就诊过程,肯定是要长时间的等待。
一直觉得,无论是否信教,只身一人前往这些清净之地,得需要莫大的虔诚之心。我在风未大时,纠结徘徊几次,只转进北门里的一角瞧了瞧。
真的,风吹动风铃的声音,好像立即就把人带进了安静的禅修净地,立刻有了肃穆感,连举手机拍摄的动作,都有些怯生生。
于是都羞愧说自己喜欢安静,还自称什么“修炼者”。
我所享受的安静,只是俗世的低级的附庸风雅的安静,根本没有触及到内里。
唯一可能是,大概自己能不太受干扰的做自己能做的事情,那一刻,算得上安静。
我们最应该碰头,其实应该在月初回老家的那趟,但是那天确实就饭后的那种乏累劲儿上来后,什么都不管的溜了。
可想,中年人的身体情绪,主宰了大脑行为。
可是反过来想想,如果年轻时不好好遵照自己的身体情绪,忽略了它,没有尽职尽责的善待它,估计祸害的,就是以后人到中年的下一代们。
我们父辈母辈们,在不那么安静的时代,过了辛苦的日子,落下了诸多的身体亏欠,现在,轮到我们这些新上岗的中年人,回家后靠着观察力,去了解她们的身体情绪。(前两天读李飞飞观察她母亲那段儿,就是这样。)
哪怕周末,也不能安安静静的休息,得为了延长她们嘴里不值钱的身体寿命,而疲命于各种专家门诊……
我在锻炼视频的表述里引了“树欲静而风不止”,而没有引别人常用的“子欲养而亲不待”。因为今天的碰头,或者是这些年的每一次碰头,都看到了海死党努力养亲的样子。深有学习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