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出嫁的女儿可以回家祭扫亲人,顺便回娘家团聚,小孩子可以玩大人给吊的秋千。我按照惯例跟老公一起回去给离世二十多年的母亲上坟,同时也要回婆家祭扫过世的公婆。
我和老公先到山上给母亲扫墓,怕不让烧纸钱,我做了两手准备,既买了点烧纸和香烛,也买了花圈,希望自己的祭扫活动也能跟得上时代的要求。
来到山上,我发现祭扫的人有三三两两地在烧纸钱,护山的老人也守在不远处,准备了扫帚,抽水的机器以防万一,而并不干涉人们各自的祭扫活动。
于是,我们按照旧例,先压了几张烧纸在坟顶,然后将剩下的纸钱在坟前烧了起来。烧的时候注意不让火苗窜大,并把带来的香烛,贡品一并放进去。我带的贡品有红枣,栗子,香蕉,洋枣,桂圆,橘子,点心……
据说烧了什么,过世的亲人就会在另一个世界得到什么,不管这个说法是否是真的,我都愿意把今天我们能够吃到的新鲜东西放进去,希望母亲在另一个世界也能享受到现实的东西。烧完纸钱,我们在坟上添了几把土,把花圈安放在坟头,磕了三个头就下山了!
我想如果母亲还健在的话,今年也有七十岁了,这个年龄的她应该还是能够手脚利索地为我们做手工小燕子的馒头和一锅蛋,里面既有鸡蛋,也有鸭蛋,鹅蛋,蘸着酱油,好吃着呢!
我摇摇头,知道一切都是我的想法而已,自从母亲去世,我再也没有享受到清明节的气氛,母亲没了,家也没了。至于父亲,他现在跟继母的家,只是我的一个落脚点而已。毕竟,父亲也七十多了,之前的恩恩怨怨我也不想再去跟他计较,既然回来了,去那个曾经的家站一站,看看他也是必须的。
来到父亲家里,他和继母在看电视,见我们来了,倒是笑呵呵地从炕上下来招呼我们。父亲身体还算硬朗,去年因车祸伤了的腿基本上恢复了,说是就阴天下雨时会有感觉。
虽说母亲去世后,我们父女有诸多的恩怨,但我是心软之人,在他作出了诸多亏欠我的事之后,我仍然不忍心对他置之不理,连闺蜜都说我上辈子一定欠了他的。
在他查出糖尿病后用自己的药卡帮他买药;在他被村里的无赖伤了住院时天天去医院送饭;在他有能享受到乡村医生的保障,需要办各种手续时,一个人跑前跑后想尽办法顺利给他办好了;在他出车祸后,又经历各种波折跟司机交涉,协商,将后续问题及时处理好;也在他数次无理取闹时,放狠话告诉他以后不要再管他了……
强势了一辈子的他之前一直什么事情都不肯服软,如今也许是年龄大了,在经历了这诸多的事情之后,也许是有点良心发现,在跟我谈话时竟然有了些许的卑微,些许的讨好。也许人老了之后,很多的想法和做法是会有很多的改变吧?每每看到这样,我其实心里特别不好受……
因为给他办了乡村医生的补贴,连带着继母的补贴,他俩每个月有一千多的收入,这对农村老人来说应该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满足生活的需求是很充足的。
做这件事儿,是因为党的政策好,至于办的过程,虽说复杂,也是我做女儿的分内之事,于他一辈子的为人处事来说,可能没有想过我会不计前嫌地帮他去做,因为他自己明白,自己之前的很多行为得罪了需要在材料上盖章的村委,即使我帮他办,人家也不一定肯。
也许他为此也认识到了自己之前一些行为的过分吧,那段日子,他跟我说话老是小心翼翼,陪着笑脸。后来事情办好了,他反复地在我眼前提过多少次“哎,多亏了你了,还是得自己的闺女啊,我以前真是对不起你……”。也因此,之前无论自己做啥过分的事情,都不让人说,现在,若是做了过分的事情,我简单说几句,他就会低下头,不言语了,不再像以往那样暴跳如雷,甚至乱摔东西了……
简单聊了几句之后,我们就往老公的老家赶去,因为祭扫需要在中午之前完成。
一路上,我心情很复杂。都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可是,从法律上,道义上两讲,人人生而平等,没有谁天生有义务不断地帮你,也没有谁天生应该一直包容,忍受你的暴脾气和不讲理,哪怕是父母子女或者夫妻,更不用说其他关系。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要孝敬父母,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不称职的,任性的,自私自利的父母,在伤着儿女的心?
我更认同外国的那种相敬如宾的两代关系,在尽到各自的小时候抚养,老了赡养的义务之后,不去参与对方的家庭生活,不去干涉对方的私生活,无论是父母对子女,还是子女对父母,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边界,尊重双方各自的生活状态。这样中国的亲子关系应该会更好相处一点吧?
照这样的想法,如果一直有人愿意忍你的坏,你的作,一直帮你,那他一定是最爱你的人。
我不知道已是古稀之年的父亲会不会想明白这一点,但是,希望我的付出他能够真的放到心里去,只希望渐渐老去的他能够活一个不折腾的晚年生活,有自己的事情做,不再给子女增添无为的烦恼,过好自己的生活足矣!
有时我也会觉得自己很委屈,很傻,我就会安慰自己,告诉自己是前世欠了他的,这一世是来还债的,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生命起源是他,我做不到在他年老体衰的时候无视他。
愿天下的父母子女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彼此,拥有一份爱的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