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非暴力沟通》就是当好好先生,趴在地上让马踩吗?
作者马歇尔博士说,“在生气时,杀人、打人、骂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真的很生气,我们就需要找到强有力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要了解我们为什么会生气。最容易想到的是别人惹我们生气,或者说,是别人的行为惹我们生气。在第五章中,作者指出,别人的行为只是一种刺激,我们的感受来源于“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这才能解释为什么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看来,甚至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看来,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因为这个原因,如果我们生气时只是发脾气,那么我们并没有表达出我们的需要和期待,所以说是没有“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因此是不充分的。
正直
“看到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愤怒不正是正直的表现吗?”
作者在这里用了“更有益”这个说法,也就是说,作者并不认为正直、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是错的,只不过存在更有益的方法。作者是这样说的,“如果我把人看作是‘正直的’或‘不正直的’,‘负责任的’或‘不负责任的’,那么,我的想法也会带来暴力。我坚信,专注于我们的需要,比评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
用暴力的方法去沟通,很难得到积极的回应。哪怕对方出于害怕、内疚或惭愧,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我们实际上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制造了新的问题。批评和指责使人倾向于自我保护并变得更有攻击性。这样,就长期而言,我们给自己增添了更多的麻烦。
我们在教育子女时,也需要经常回顾一下上面的这段话。我们是使用暴力方式解决眼前的问题,还是从长远着眼,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年轻人?
应该怎么办
作者提供了四个步骤的表达愤怒的方法:
第一步,停下来。呼吸。
第二步,留意我们的指责(指责反映我们的想法)。
第三步,体会我们的需要。
第四步,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有意识地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然后,作者又补充了第零步,仍然是“倾听”,因为“如果对方还处于某种情绪中,他们就很难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一旦我们用心 倾听他们,并表达我们的理解,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一般也就会开始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难,很难
学习非暴力沟通,看懂作者的意思很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也还行,要身体力行就难了,有强烈的情绪的时候更难,而在被指责后陷入愤怒的情绪中还能想到运用非暴力沟通就是难上加难了。
批评和指责他人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本能反应,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都是用本能反应来应对,既不必费神深挖自己的需要,又不用过人的勇气去暴露自己柔软的内心,还有一种发泄的快感。所以作者建议“在刚开始运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可以把节奏放慢些,在说话前先想一想,有时,我们甚至停下来,什么也不说。”
再重复一下,本能反应并没有错,只是还不够充分,我们希望学习更能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更有益于生活,从长远来看更有效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