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过程当中,同理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巧,他能够通过观察别人所说的以及非语言表达出的信息来体验和思考别人的感受。
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呢?
首先,留意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比如可以问他一些关于朋友或者熟悉人的具体问题。“午饭的时候谁坐你对面?”“今天和小明聊了什么?”“课间的时候,你喜欢玩什么?”这些都是让孩子去了解周围发生事情的重要性。
其次,提醒孩子思考别人的感受和反应。
比如“你觉得小张推了小红的时候,小红会有什么感受?”“你为什么认为小军没有邀请小乐参加生日聚会?”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孩子,就算我们女孩子的看法不一样,也要先听孩子把话说完。
第三,帮助孩子掌握更丰富更细致的表达情绪的词语。
因为我们国家可能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这块也是需要多去训练的。比如可以先从生气、难过、高兴等简单的情绪词语过渡到稍微难一些的词语,比如沮丧,失望,困惑等等。
第四,帮助孩子了解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
让孩子通过观察别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来了解别人说话做事的动机和感受。比如说话很大声代表了可能会很愤怒。
第五,帮助孩子留意话语当中给出的暗示。
有些孩子可能分辨不出语气的不同,比如说是高兴的或者是不高兴的。
第六,鼓励孩子多一些幽默感。
可以讲讲笑话看看喜剧片,以及教导孩子如何自我解嘲。
第七,教导孩子用同理心来回应别人。
比如在别人说话和表达的时候,需要通过倾听、点头、关心的表情来表现出他理解了别人的感受。
第八,鼓励孩子灵活的接纳别人的感受。
鼓励孩子要去接纳别的孩子,而不去排斥,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