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感觉像个厨子

每当讨论后提出新的分析需求,都有点感觉客户好像在点餐!

生信工程师与厨师,一个整天面对代码和数据,一个整天与锅铲和食材打交道,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不少共通之处,也有本质差异。以下从多个维度做一个详细的对比:


一、相同点:都是“流程工程师”

维度 生信工程师 厨师
流程化思维 设计分析流程(pipeline),从原始数据到最终报告,步骤清晰、环环相扣。 设计菜品制作流程,从备料到成菜,讲究顺序、火候与时间。
工具依赖 依赖Linux、R/Python、生物信息软件(如BLAST、GATK)。 依赖锅碗瓢盆、刀具、炉灶、烤箱等厨房工具。
经验积累 经验体现在参数调试、bug排查、数据质量控制。 经验体现在火候掌握、调味比例、食材搭配。
创造力 在标准流程基础上优化算法、开发新工具或分析策略。 在传统菜式基础上创新口味、摆盘或融合菜系。
结果导向 产出图表、报告、科研论文,服务于科研项目或临床诊断。 产出菜品,服务于顾客体验或餐厅盈利。

二、不同点:一个“虚拟”,一个“现实”

维度 生信工程师 厨师
工作介质 数据(测序数据、基因组、表达矩阵),不可见、可复用。 食材(蔬菜、肉类、香料),可见、不可复用。
错误容忍度 可以反复跑流程、回退版本、debug,错误成本较低。 一旦炒糊、煮老,菜品报废,错误成本高。
反馈周期 分析一个项目可能需要几天到几周,反馈滞后。 一道菜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反馈即时。
职业门槛 需要掌握编程、统计学、生物学知识,门槛较高。 技术型厨师需多年训练,但入门相对容易。
工作环境 空调办公室,面对电脑,体力消耗低,脑力消耗高。 高温厨房,长时间站立,体力消耗大,节奏紧张。

三、一个有趣的类比:养鸡 vs 烹饪鸡

正如知乎上一个高赞回答所说:

实验人员养鸡(做实验),生信人员烹饪鸡(分析数据)。
养鸡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烹饪鸡成本低、周期短、反馈快。
所以有些做实验的人觉得“生信很简单”,就像厨师觉得“做鸡还不容易?”——但真要做好,都不简单。


四、总结一句话

生信工程师是用代码“烹饪”数据,厨师是用火候烹饪食材;两者都在用流程、经验与创造力,把原料变成有价值的“产品”。


如果你是学生物信息的,不妨偶尔下下厨,也许会发现调参和调味的感觉,其实很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前,寻常人家的小鸡都是母鸡孵出来的,母鸡也遵循着天性在特定的时节领一群小鸡散步觅食,那样的画面总让人觉得温馨,爱...
    叫你名字你敢答应吗阅读 1,313评论 0 2
  • 好友大凯是个厨师,在厨师这个行业里做了有些年头儿了,大凯一直想有一家自己的饭店,不用再给老板打工,看老板的脸色了。...
    半山精舍阅读 994评论 0 0
  • 前言:要问伊隆·马斯克的思考方式跟大多数人不同在哪?打个比方来说,这就有点像是大厨与厨子之间的差别。“大厨和厨子“...
    知识分子阅读 4,832评论 0 5
  • 特征工程概述 在做数据挖掘项目或是kaggle等机器学习比赛的时候,都会开始对数据进行的探索和可视化分析然后是一堆...
    haleyprince阅读 845评论 0 0
  • 当我们谈论如何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大部分是因为我们已经多次从事或者经历了这件事,总结经验然后分享。今天反其道而行之,...
    周钰2017阅读 5,660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