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性认同是在心理咨询中经常涉及到的一个概念。今天几个咨询师一起深入探讨了到底什么是投射性认同,大家各有自己深刻的理解。
A说:投射性认同是指投出去的是自己不能接受的,即既想要又不想要的东西。比如,考试作弊,因为我认为其他同学都作弊,所以我也作弊了。投射性认同是发生在两个或多个人之间。
B说:我们看到他人身上的某些特质,这些所谓的特质很可能是我们主观感受,有可能是我们认同的,理想化的自己。但是自己可能没有实现。
举例来说,一个人可能会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或梦想,例如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投射到他所欣赏的一位职业篮球运动员身上。他可能会关注该球员的每一场比赛、穿戴着球员常穿的衣物、购买球员的周边商品等,以此来满足自己对篮球的热爱和渴望。通过投射性认同,他将自己的身份与该职业篮球运动员建立了联系,并从中获得了满足感和归属感。
再比如,有的人表达能力一般,但是看到一些说话有逻辑,头头是道的人,就非常的欣赏。源于自己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
C说:投射性认同既是一种人际沟通方式,也是一种防御方式。投射者将内在的自体表象或客体表象的一部分(不想要的那一部分)投射到接受者的身上,并且通过无意识的方式诱使接受者变得象其内在的表象一样行动,投射者再将接受者的行为表现内射回来。
比如恋爱中的女孩子,会将男朋友投射成爸爸,通过无意识的方式让男朋友也无意识的扮演了爸爸的角色,他内心期待这个爸爸是好爸爸,和他真实的爸爸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是关心她的,保护她的,接纳她的。所以她很作,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去完成内心那个未完成的事宜,跨过那道坎儿(这就是无意识的内驱力),实现心灵的成长。但是结果上往往男朋友很难完成这样的任务,在表现上很容易变得和真实的爸爸一样。
于是她和男朋友之间就活现了早期和爸爸的关系模式,一次又一次强迫性重复。只有在咨访关系中,咨询师才能够涵容她的"作",从而让她体验到了这个理想的"爸爸",这个新体验就构成了矫正性情绪体验。通过修通,她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关系模式。
……
群里沸沸扬扬的一片,心理学家吵架比普通科学家吵架有意思多了,克莱因学派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不被认可,后来在实践中逐渐走进学界视野的。真理多元化,现在200多种学派都可以以自己的框架为真理来解释来访者,只要是为了来访者的福祉并且有效就好。
克莱因和布林克曼都有提出“投射性认同”,一个是心理学方向,一个是政治学方向。从宇宙观来说,本来就没真理。我们都是认知的连续体,发展体。正所谓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最后自己总结一下简单来说,投射性认同就是指的个体将自己的情感、欲望或价值观投射到他人、物体或团体上,并以其为自己的一部分而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可以使个体满足自身的需求,并与被投射对象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其实都无关于真理,能解决问题的都是真理,自己认为对就可以,只有自己认可的,输出给来访者才有力量。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需要解释的主体也是来访者,而不是来访者投射出来的乙方,丙方,丁方。